阿房宫前殿那巨大而诡异的深坑,如同大地上一道新鲜的伤疤,灼烧着每一个咸阳人的眼睛。恐慌如同瘟疫般在空气中弥漫,各种流言蜚语不胫而走——有天罚论,有地龙翻身说,更有甚者,暗中传播这是新联邦制度触怒上苍的征兆。
然而,预想中的混乱并未持续太久。
就在深坑出现的第二天清晨,一队队身着崭新制式皮甲、臂缠“启明”袖标的士兵,在各级官吏和黑冰台便衣的配合下,出现在了咸阳各处的告示栏和人群聚集地。他们没有强压言论,而是由口齿伶俐的“宣导员”登高宣讲,内容清晰、一致:
“诸位父老!昨日地陷,非是天罚,乃是陛下与联邦,以雷霆手段,清除了潜藏于阿房宫地底、意图毁灭全城的星师邪器‘炉心’!”
“为保我咸阳百万生灵,陛下毅然决然,引导邪器之力,自毁宫阙!”
“宫阙可再建,人命岂能重来?此非灾厄,实乃陛下与联邦,对我等子民性命的珍视!”
同时,一幅巨大的、描绘着地下“炉心”狰狞结构和能量爆发表意图解的宣传画,被悬挂在最为显眼的位置。图画旁,还附有格物院大匠的联合署名证词,以最浅显的语言解释了那湮灭光柱的原理与危害。
真相,以其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击碎了谣言。
恐慌开始逐渐被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那位不惜自毁心血以保全民的“文明守护者”的复杂感激所取代。人们望着那深坑,眼神从恐惧变成了好奇,最终化为一种参与历史的激动。
(一) 废墟上的新政
安抚民心只是第一步。嬴政深知,必须用更快、更实在的行动,将民众的注意力从毁灭引向创造。
在萧何、张良等人的高效运作下,一系列政令迅速颁布:
1. “以工代赈”,转向启明:阿房宫工程即刻无限期中止。原数十万役夫,全部转为“启明城”建设的第一批工人!工钱按日结算,绝不拖欠,且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此举瞬间将潜在的失业动荡,转化为了建设新都的磅礴力量。
2. “深坑利用”,化害为宝:那令人望而生畏的深坑,并未被填埋。在格物院规划下,它被设计为未来“启明城”的核心能源与水利枢纽——坑底将引渭水成湖,利用落差建设水车工坊;坑壁将开凿窑洞,用于存储物资、进行特殊实验。曾经的毁灭之源,被赋予了新生的使命。
3. “法典公示”,定鼎人心:《大秦宪章》草案(简化通俗版)被大量刊印,分发各州县,并由专人宣讲。其核心内容——联邦制、权重分配、基本民权保障、文明认同——开始深入人心,尤其是关于“非战时不得随意征发民夫”、“赋税需经议政程序”等条款,让饱受徭役之苦的百姓看到了切实的希望。
4. “技术普惠”,展现优越:少府与格物院联合,在咸阳外城设立了数个“公输坊”,公开演示并推广由“文明火种”计划改良的新式农具(曲辕犁、耧车)、水力锻锤、以及更高效的纺机。允许民众近距离观看、甚至亲手试用。技术的魅力,比任何口号都更具说服力。
内部秩序,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和提升。一种不同于秦制严苛、也不同于六国散漫的新气象,开始在关中大地孕育。
---
(二) 暗处的低语与潜行的孤狼
就在联邦内部焕发生机的同时,失败的阴影笼罩在曾经的合作者头上,但其中,仍有一丝危险的余烬未曾彻底熄灭。
漠北,阴山以北的隐秘山谷。残存的匈奴伊稚斜部,如同受伤的狼群,舔舐着伤口。当“阿房宫炉心计划”失败、星师势力遭受重创的消息传来时,伊稚斜砸碎了心爱的金碗,帐内一片死寂。
“嬴政…子婴…”伊稚斜眼中燃烧着刻骨的仇恨,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他连自己的宫殿都敢毁…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疯子!”失去了星师的技术支持和东海商会的稳定物资通道,他南下掠夺的计划彻底破产,只能带着残部,遁入更深的草原,苟延残喘。然而,与彻底绝望不同,他心底还藏着一丝微弱的期待——那个如同孤狼般的星师监正,真的那么容易就彻底消失了吗?
与此同时,在一条远离战场、通往西域方向的荒凉峡谷中,一场艰难的逃亡刚刚接近尾声。
公输寂倚靠在一块风化的巨岩后,左肩处一个触目惊心的伤口已经被粗糙地包扎,但仍在渗着暗红色的血水。韩信那支淬毒的弩箭,几乎要了他的命。若非他关键时刻用随身携带的、用于校准星象的微型金属棱镜偏转了少许箭势,若非他体内长期接触各种化学物质产生了一定的抗毒性,此刻他早已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他的左眼更加浑浊,几乎失去了所有光彩,但仅存的右眼,却亮得吓人,里面燃烧着不甘、怨毒以及一种近乎疯狂的求知欲。他剧烈地咳嗽着,每一次咳嗽都牵扯着伤口,带来钻心的疼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