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萧朝阳开始更深入地参与到日常政务的处理中。她每日清晨便至御书房,阅览奏章,召见相关部臣询问细节,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她年纪虽轻,但态度不卑不亢,问题往往切中要害,且因其身份特殊,代表着帝后的意志,各部官员不敢怠慢,办事效率反而有所提升。
她不仅处理文书,也开始学习如何平衡朝堂各方势力。例如,在审理一份关于江南织造衙门贪腐的弹劾奏章时,她并未直接做出裁决,而是仔细研究了涉事官员的背景、关联势力,以及此案可能引发的江南官场震动。她建议父皇采取循序渐进的查证方式,先由都察院派员暗访,掌握确凿证据,再动首恶,稳住大局,避免打草惊蛇或引发地方动荡。此建议老练持重,连萧承烨都暗自点头。
在处理与宗室、勋贵相关的请封、赏赐等事宜时,她又能做到既恪守礼制,不失皇家威严,又酌情体恤,顾及亲情旧谊,展现出高超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几位原本对公主理政略有微词的老宗亲,在与她接触几次后,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公主殿下确有过人之处。
当然,她也并非全无挫折。有时会遇到一些积年老吏故意用繁琐的程式或专业的术语搪塞,有时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对某些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判断失误。但她从不气馁,遇到不懂之处,或虚心请教苏司记等资深女官,或查阅典籍档案,甚至偶尔会在晚膳后向父皇母后求教。她以惊人的速度吸收着知识,成长着。
这一日,她收到了一份来自龙首原工地、由沈昭直接呈报的密奏副本。奏报中除了例行汇报工程进度外,还特别提及,在对“蛊工”物料进行内部排查时,发现负责部分物料调配的主事赵元亮行为有些异常,其经手的几批“清淤螺”休眠体,在入库记录与出库记录之间存在细微的时间差,且有一批特定编号的蛊料,其检验流程似乎被人为简化了。沈昭表示已在暗中严密监控赵元亮及其接触人员,并加强了所有蛊料库的守卫与查验。
萧朝阳看到这份奏报,立刻联想到了之前北境军报中的“赤炎草籽”,以及母后感应到的那股“恶意”。她敏锐地感觉到,赵元亮这条线,或许是解开龙首原潜在危机的一个关键。她并未擅自行动,而是立刻将这份奏报连同自己的分析,一并呈送给了正在与程煜商议军务的萧承烨。
萧承烨闻报,神色凝重,立刻加派了得力影卫,配合沈昭,对赵元亮及其可能存在的同党进行布控,务求找到确凿证据,并顺藤摸瓜,揪出幕后黑手。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萧朝阳结束了一天的政务处理,揉着有些发酸的腕关节,走出御书房。晚风带着花香拂面,吹散了几分疲惫。她抬头望向南方龙首原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承载着父皇的宏图伟业与母后的心血智慧,也潜藏着不知来自何处的恶意与危机。
她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正在变重,不再仅仅是学习与成长,更是要开始真正为这个帝国,为自己的父母分担压力。这种感觉让她感到充实,也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前路的挑战。
回到凤仪宫,林晚夕正等着她一起用晚膳。席间,林晚夕细细问了女儿今日处理政务的感受,遇到的难题,以及她对几件朝务的最终看法。母女二人一如寻常百姓家般交谈,只是话题关乎国计民生。
“朝阳,”林晚夕看着女儿日渐清瘦却神采奕奕的脸庞,柔声道,“政务虽要紧,但也需记得劳逸结合。蛊术的修习亦不可荒废,它不仅是护身之术,亦是洞察世情、感应万物的一扇窗。”
“女儿明白。”萧朝阳点头,“今日批阅奏章时,便深感母后所授的蛊术知识,往往能提供不同于常理的视角,发现隐藏的问题。”
林晚夕欣慰地笑了:“你能体会到这一点,甚好。记住,治大国如烹小鲜,既需遵循法度规矩,也需体察微妙变化。帝王心术,平衡之道固然重要,但守护心中那份对黎民百姓的仁念,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方能行稳致远。”
萧朝阳将母亲的教诲深深记在心里。她知道,这条路才刚刚开始,前方必有更多的风浪与考验。但看着父母信任与期许的目光,感受着体内流淌的皇室血脉与蛊术传承,她心中充满了勇气与决心。
她,萧朝阳,必将以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由父皇母后倾心打造的帝国,书写属于她自己的传奇。公主理政,并非一时权宜,而是新一代政治力量悄然崛起的开端。帝国的未来,在龙首原的夯声与蛊虫的微光之外,亦在这御书房的灯火与少女沉静的批注声中,悄然孕育着新的希望与可能。而此刻,她需要做的,是继续磨砺自己,等待时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亲自去往那风暴即将来临的龙首原,直面那隐藏在暗处的毒计与危机。
喜欢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请大家收藏:(m.zjsw.org)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