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像是一次无声的人事清洗,针对的正是龙首原工程潜在的反对声音。萧朝阳能理解父皇要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决心,但如此集中且迅速的调动,是否会激化朝堂矛盾?她提起朱笔,在孙秉德的名字旁标注:“调任缘由?是否与龙首原争议有关?恐需斟酌其影响。”
接着,她看到了一份来自北境边关的军报副本,并非紧急战事,而是关于秋季军马粮草储备的申请。北境驻军请求增拨一批豆料与草籽,理由是今岁春寒,牧草长势可能不佳,需提前备货。奏章写得合情合理,数额也在常规范围内。
但萧朝阳的目光,却被附件清单中一种名为“赤炎草籽”的物品吸引。这种草籽她曾在母后的蛊术笔记中见过,并非战马常用的优质饲料,其性燥热,少量可驱寒,但过量易使马匹焦躁不安。更关键的是,笔记中提及,某种产于北狄的惑心蛊,其蛊虫的培育基料中,正需要大量成熟的赤炎草。
北境守军大量申请这种非主流且带有特殊“蛊物”关联的草籽……是确实因为气候原因需要替代饲料,还是另有隐情?她联想到母后之前提及的,龙首原工地那若有若无的“恶意”与“杂质”,以及父皇下令严查的工部主事赵元亮可能存在的“北地关联”。这几条线索在她脑中隐隐串联,虽未成形,却让她心生警惕。
她将这份军报也单独取出,在“赤炎草籽”一项上画了一个圈,标注:“此物用途存疑,或与蛊物相关,请母后及兵部会同核查实际需求与去向。”
时间在批阅奏章中悄然流逝。萧朝阳处理政务的方式,既有超越年龄的沉稳审慎,又不失少女的敏锐直觉。她不仅能从字里行间发现数据的不合理、逻辑的漏洞,更能结合自己所学,尤其是从林晚夕那里耳濡目染的关于蛊术、药性、地脉的独特知识,看到许多传统官员可能忽略的潜在风险。
她批阅过的奏章,分成了三摞。一摞是已处理完毕,认为无误或已有明确处理意见的;一摞是存在疑问,需要进一步核查或提请帝后关注的;还有一摞数量最少,但最为重要,是她认为可能涉及更深层次问题,需要立即提醒父皇母后的。
当萧承烨与林晚夕处理完紧急事务,回到御书房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幕:女儿端坐于案后,身姿笔挺,神情专注,手边奏章分类清晰,朱笔批注的字迹清秀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度。夕阳的余晖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光,竟让人恍惚间看到了未来一代明君的雏形。
“父皇,母后。”见他们进来,萧朝阳放下笔,起身行礼,脸上带着一丝倦色,但眼神明亮。
萧承烨走到案前,随手拿起几份她批注过的奏章翻阅,越看眼中赞赏之色越浓。尤其是看到关于漕运闸坝、吏部调动以及北境军马草料的标注时,他不由得与林晚夕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
“朝阳,你做得很好。”萧承烨毫不吝啬地赞扬,“心思缜密,洞察力惊人。尤其是这漕运闸坝和赤炎草籽之事,连朕与李翰初看时都未曾留意其中蹊跷。”
林晚夕也走上前,拿起那份关于北境军报的奏章,仔细看了看萧朝阳的批注,欣慰地握住女儿的手:“你能联想到蛊物关联,可见平日所学并未死记硬背,而是真正融会贯通了。这赤炎草籽确实值得深究。”
得到父母的肯定,萧朝阳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谦逊道:“儿臣只是依循父皇母后的教导,多思多虑罢了。还有许多不明之处,需向父皇母后请教。”
萧承烨拉着她一同坐下,指着那几份被单独列出的奏章,详细询问了她做出判断的依据和思考过程。萧朝阳一一作答,条理清晰,分析入微,不仅指出了表面问题,还引申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以及对朝局、对龙首原工程的潜在影响。
“看来,朕的朝阳是真的长大了。”萧承烨感慨道,眼中充满了作为父亲的骄傲与作为帝王的期许,“日后这日常政务,你可多分担一些。朕会吩咐下去,各部常规奏报,可先送至你处初阅。”
林晚夕也点头赞同:“多经历练,方能增长见识与魄力。有你帮我们看着这些琐碎政务,我与你父皇也能更专注于龙首原那边。”
“儿臣定当努力,不负父皇母后重托。”萧朝阳郑重应下。
随后,帝后二人就萧朝阳提出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商议。关于漕运闸坝,萧承烨立即下令影卫暗中调查,核实具体修缮情况与款项流向。关于吏部调动,他肯定了萧朝阳的顾虑,决定暂缓那几名与周正清关系密切官员的调令,以观后效,避免刺激朝堂神经。而关于北境的“赤炎草籽”,林晚夕表示会亲自查阅蛊术典籍,并请兵部与北境驻军核实具体用途与需求数量,同时暗中调查采购渠道与经手人。
一场原本可能被忽略的危机,因萧朝阳的细心与敏锐,被提前扼杀在萌芽状态,至少是引起了最高层的警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请大家收藏:(m.zjsw.org)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