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郡,李肃的据点之内,那份来自宛城关于暖锅与加盟策略的密令,已然不再是停留在帛书上的构想,而是化为了紧锣密鼓、条理清晰的现实行动。
李肃向来以执行力强悍着称,尤其是在他敏锐地嗅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与潜在的战略价值之后。他并未急于求成地广泛铺开,而是严格遵循吕布那“先立规矩,树标杆,再谋扩张”的核心指示,决定首先在几个具有关键意义的城池,开设数家由他直接严密掌控的店铺,以此作为整个计划的样板与根基。
**洛阳**,这座历经沧桑的昔日帝都,虽自董卓之乱后难免显露出几分残破,然其数百年积淀的底蕴犹在,人口依旧相对稠密。南来北往的商旅、因各种原因滞留于此的旧朝官吏、乃至各方势力安插于此的眼线密探,共同构成了此地复杂而活跃的市井生态。李肃经过深思熟虑,将第一家店铺的地址,选在了洛阳城内相对繁华的铜驼大街附近,重金租下了一处临街的、带有宽敞后院的两层楼阁,既便于经营,也利于人员往来与物资周转。
**长安**,作为如今名义上的政治中心和吕布集团经营日久的后方重镇,权贵云集,消费能力自然不容小觑。第二家店铺便设在了靠近皇城与西市交汇的区域,此地商铺鳞次栉比,客流如织,是展示品牌、接触上层人物的理想窗口。
**晋阳**,并州新近确定的州治所在,此地民风素来彪悍,气候更为苦寒,对于驱寒保暖、补充热量的美食需求最为直接和迫切。李肃将第三家店铺果断安置在晋阳城的中心地段,意图迅速打开并州市场,同时也隐隐带有安抚民心、笼络这片新附之地士绅百姓的意味。
三家店铺的筹备工作悄无声息却又高效迅速地进行着。李肃动用了自己经营多年、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从各地谨慎搜罗来背景可靠、能力过关的掌柜、账房,以及一批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年轻伙计,其中不少人本身就肩负着收集各方信息的隐秘职能。至于最为核心的汤底配方秘诀和蘸料的独家调配工艺,则由李肃亲自掌握,只选派了少数几名绝对忠诚可靠的厨工进行封闭学习,并严令不得以任何形式外泄。那些造型统一、需特制的红泥暖锅,则是在河内郡内秘密开设的陶坊中,集中烧制完成,以确保规格与品质。
李肃特意召集了几位精心挑选出来的掌柜,当面谆谆告诫:“尔等需谨记,这三家店铺,初期并非以攫取暴利为首要目的,关键在于做到规制统一,味道必须维持上乘水准,服务务求周到细致。要让每一位踏入店门的客人,无论其身份高低、财力厚薄,都能真切感受到我吕氏暖锅的与众不同之处。尤其是这锅物带来的融融暖意,以及众人围坐一炉、谈笑风生的独特氛围,必须给我精心营造,烘托得淋漓尽致!”
他话语稍顿,那双小眼睛里闪烁着商人的精明与谋士的审慎,压低声音补充道:“更为紧要的是,你们的耳朵必须时刻保持灵敏,眼睛要看得明白。来此用餐之人,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其中可能有官员将领、行商坐贾、江湖游侠,甚至……不乏他方势力派来的探子细作。他们于酒足饭饱之际、放松警惕之时的闲谈碎语,他们无意中流露出的些许信息,哪怕只是只言片语,都需留心记忆,定期整理汇总,报呈于我。此事之轻重,尔等可明白?”
“属下明白!必不负长史重托!”几位掌柜皆是心领神会,他们深知,自己手中经营的,绝不仅仅是一家寻常的食肆酒楼。
当冬季最后一丝凛冽的寒意尚未完全从北方大地退却之时,黑底金字、形制统一的“吕氏暖锅”招牌,几乎在同一时段,于洛阳、长安、晋阳三座重镇悄然挂起,伴随着一同出现的,还有那面在微寒春风中轻轻飘荡、绘有简易锅鼎图案的布质幌子。
开业之初,并未有大张旗鼓的宣扬,也没有喧闹的锣鼓助兴,唯有那独特的招牌和幌子静默地昭示着新店的诞生。起初,过往行人大多只是投来好奇的目光,这店名透着几分古怪,此种吃法更是闻所未闻。
然而,很快,第一批敢于尝鲜的客人,便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交口称赞,打破了最初的观望。
尤其是在这春寒料峭、早晚温差极大的时节,推开那扇店门,一股混合着浓郁骨汤醇香与些许辛香药材气息的温热浪潮便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围坐在那咕嘟作响、热气蒸腾的暖锅旁,眼见着薄如纸片的肉食在乳白色滚汤中瞬间蜷缩变色,飞快夹起,蘸上那特制咸香中带着微辣的酱料,迫不及待送入口中,再佐以一箸烫得恰到好处、吸饱了汤汁的菘菜或嫩滑豆腐……那强烈的暖意从口腔直贯四肢百骸,那亲手参与烹煮的乐趣与期待,那与三五好友围炉而坐、把酒言欢的热闹与融洽,共同构成了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独特魅力。
“痛快!真是前所未有的痛快!这等寒冷天气,能吃上这么一锅热腾腾的美味,简直比穿厚棉袄还要暖和受用!”一位从并州远道而来的商队首领吃得额头冒汗,满面红光,忍不住拍案叫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