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越来越多的赤卫队员加入进来,有的给他们带路,有的帮着照顾伤员。
走到一片开阔地时,远处传来了熟悉的军号声——那是红31师的号调!
“是红31师!”小张指着远处,激动地喊。
周维炯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群穿着灰布军装的战士正朝他们走来,为首的两个人,一个身材高大,握着一把驳壳枪,另一个中等身材,肩膀上挎着一把大刀,正是徐象谦和李云龙。
“周师长!可把你们盼来了!”李云龙率先跑过来,一把抱住周维炯,“我跟徐师长说,周师长文武双全,国士无双,果然没说错!”
徐象谦也走过来,握着周维炯的手:“辛苦你们了!能从夏斗寅的包围圈里撤出来,不容易啊!”
周维炯看着眼前的两个人,眼眶有些湿润。一路的艰难险阻,此刻都化作了重逢的温暖。他回头望了望身后的战士们,又看了看红31师的队伍,心里涌起一股力量——两个师汇合了,这下,再也不用怕夏斗寅的补充团了!
光山南部的一座破庙里,红31师和红32师的战士们挤在一起,篝火映着每个人的笑脸。
徐象谦让人杀了两头猪,李云龙从老乡那里买了几坛米酒,说是要给红32师的同志们接风。
周维炯坐在徐向前身边,手里捧着一碗米酒,心里暖烘烘的。他刚把碗凑到嘴边,李云龙就端着酒碗凑过来:“周师长,我敬你一碗!听说你在松子关硬拼夏斗寅的补充团,够汉子!”
周维炯笑着和他碰了碰碗,一口喝干了酒:“李团长才是真英雄!之前听战士们说,你在七里坪一天打退敌人八次进攻,还持刀反击,这份勇猛,我得好好学学!”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界限感瞬间消失。
徐象谦看着他们,欣慰地说:“现在两师汇合了,就是一家人了。夏斗寅和罗田民团还在盯着咱们,接下来怎么打,得好好商量商量。”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到徐象谦身上。
徐象谦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地图:“夏斗寅的补充团现在在商南一带,罗田民团分散在几个关口,他们虽然人多,但各自为战,这是咱们的机会。”
“我觉得可以协同游击!”周维炯接过话,“咱们32师熟悉商南的山路,31师有对付夏斗寅的经验,咱们互相配合,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李云龙也点头:“对!咱们可以分两路,一路在商南袭扰夏斗寅的补给线,一路在鄂豫边牵制民团,让他们顾头不顾尾!”
徐象谦赞许地看了两人一眼,继续说道:“不光要协同游击,还要互相支援。要是哪一路遇到麻烦,另一路必须立刻出兵相助。另外,咱们还要联合当地的赤卫队,让他们帮忙侦查敌情、传递消息,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周维炯看着地上的地图,心里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我建议,把李云龙同志借到红32师,一起边游击边穿插商南,吸引夏斗寅的注意力,红31师则在光山、麻城边界活动,趁机消灭那些分散的民团据点,扩大苏区范围。”
“这个主意好!”李云龙一听有仗打,拍着大腿。“等你们把夏斗寅的补充团拖得筋疲力尽,我们再从背后捅他们一刀,保管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徐象谦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声音铿锵有力:“那就这么定了!明天召开两师联座会议,把具体的任务和分工安排下去。从今天起,红31师和红32师,同进退,共生死!”
“同进退,共生死!”战士们齐声喊道。
当晚,战士们在破庙里宿营。
李云龙拉着周维炯坐在篝火旁,聊起了打仗的经验。
李云龙把自己在七里坪阻击战中总结的“近战突袭”技巧讲给周维炯听,周维炯也分享了在商南山里“利用地形打游击”的心得。
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就到了后半夜。
“周师长,等这次打跑了夏斗寅,咱们好好喝一场!”李云龙拍着周维炯的肩膀说。
周维炯笑着点头:“一定!到时候,我请你喝咱们商南最好的米酒!”
8月下旬刚过,光山县坡坡河一带就热闹了起来。
按照两师联座会议的安排,红31师和红32师在这里汇合,准备联合当地的赤卫队,攻打坡坡河的民团据点。
这个据点是罗田民团的一个重要补给点,里面驻扎着一百多个民团成员,装备着三十多支步枪和一挺机枪,据点的围墙有两米多高,还挖了护城河,易守难攻。
“这个据点不好打啊!”李云龙趴在山坡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据点里的情况,“围墙太高,护城河又宽,硬冲肯定会有很大的伤亡。”
周维炯也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据点的每个角落:“我看出来了,他们的机枪架在东门的炮楼上,是主要的火力点。只要把这个火力点打掉,咱们就能打开突破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亮剑1926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之亮剑1926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