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能想到——
傻柱竟然“醒”了,还愿意继续帮衬。
想到贾家往后的好日子,秦淮如脚步都轻快起来。
只有傻柱一个人受伤的世界,
达成了。
李进阳后来得知,也颇感无语。
真是造化弄人。
…………
转眼已到破五,轧钢厂的烟囱再次冒出滚滚浓烟。
开工了。
李进阳穿戴整齐,精神抖擞地去上班。
今天,他要去见见分配来的五名手下,只希望别都是些歪瓜裂枣。
李同志在翻译科,终于不再是光杆司令。
李进阳在早点摊吃了根油条,不紧不慢地骑车前往轧钢厂。
等他慢悠悠地晃到翻译科,已经九点左右。
这时,分配来的新人早已到岗。库管和保洁倒还好,已经拿起工具开始整理仓库、打扫卫生。
可那两个文员,还呆呆地站着,不知该做什么。
“科长好。”
“科长好。”
见到李进阳,几个人赶忙上前问好。能像进自己家一样随意走进保卫科,又如此年轻,肯定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李进阳了。
“嗯,走吧,去办公室认识一下。”
李进阳推开办公室门,扫了一眼几人的资料。
保洁和库管没什么特别,都是些关系户介绍来的三大妈二大姨,年纪都在三十多岁,名字也普普通通。
两个文员中,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相貌**,脸上有些小雀斑,二十一岁,叫李媛。
另一个是王成的妹妹,却让他眼前一亮。
虽然梳着常见的胡兰头,但面容干净,皮肤格外白皙,五官也生得精致。
整个人站在那儿,立刻显得与众不同。
十分耐看。
“客套话就不多说了,以后相处久了大家自然会了解。翻译科的福利待遇还不错,时间长了你们就知道。”
“另外,不管你们是托谁的关系进来的,严禁在外打着翻译科的名号招摇。”
“我们和广大工人没什么不同,都是**工作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谁要是仗着翻译科、或者我的名头在外惹事,就自己收拾东西走人。在我这儿,没有第二次机会。”
“王秋白同志留下,其他人先出去吧。”
“对了,李媛同志去一趟厂办,有需要翻译的材料就带回来,没有就整理一下资料柜。我办公室的东西别动,外面的归置整齐。”
等其他人离开后,李进阳示意王秋白放轻松,给她倒了杯水。
“秋白同志,我这么称呼你可以吧?”
王秋白没有扭捏,落落大方地笑道:
“当然可以,科长。谢谢您让我来翻译科工作,这份工作对我非常珍贵。我高中时俄语学得不错,没想到工作后还能用上。要不是您,我可能只能去国营饭店当服务员了。”
“呵呵,说这些就客气了。我和你哥哥关系不错。”
聊了片刻,李进阳便了解了她的情况。
他略感意外。
之前就觉得“王秋白”这名字不像普通家庭能起的,果然王家是有些背景的。
王成与王秋白的伯父,在外交部某科室担任一个小职务。
不过那是个清水衙门,有点权力,却不算大。
王成当初进保卫科,就是靠他安排的。
王秋白本来也想走他的门路,不巧他这一两年位置可能要动,不敢往好单位塞人。
太差的岗位王秋白又不愿意去,一来二去就耽误了。
这次正好李进阳这边有机会,也算是缘分。
“秋白,我们的工作不复杂。你主要就是协助我,相当于我的秘书。”
“当然,按级别我是没资格配秘书的。但工作性质特殊,很多文件都是带密级的,需要仔细保管和整理。”
“明白吗?”
王秋白很机灵,马上乖巧地点头:“科长,我明白。您是特殊人才,不能被琐事分心。我会把工作和生活上的细节都处理好。”
“您方便的话,可以告诉我您的习惯,比如喜欢喝什么茶、有什么忌口,我会尽快适应。”
李进阳笑了。
手下多个聪明人,总是件高兴的事。
窥一斑而知全豹。
一个人会不会办事,几句话就能听出来。
比如之前的李媛,让她去厂办,她就直接去了,没问要注意什么,也没问之前是谁和科长对接。
这些问题,其实能看出李进阳在厂里的立场,也能知道去厂办该找谁打交道。
但她没问,只能自己慢慢摸索。
不是说她不行,但灵巧劲儿确实差了些,难免走些弯路。
反观王秋白,就很明白。
一句“工作与生活”,就把秘书的角色把握得很准。
别以为这年代年轻人都耿直,会动脑筋的,其实不少。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竞争无比激烈的年代。能够突破常规脱颖而出的人,除了那些靠熬年头积累资历的,都不简单。
李进阳觉得,王秋白以后会给他带来惊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