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单元内,时间仿佛凝固。只有维生舱仪表盘上稳定跳动的光点和空气中细微的能量流动,证明着时间的流逝。X0-17的意识如同无形的蛛网,以居住单元为节点,悄然渗透进“庇护所”庞大的信息网络。
“守望者”的知识库浩瀚如烟,其科技树与人类和硅基文明迥异,更侧重于宏观观测、能量本质研究以及…生物意识领域的奥秘。关于唤醒深度静滞个体的资料确实存在,但大多理论高深,操作复杂,且需要特定的设备和能量环境。
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不断推演、模拟,寻找着最适合林小七现状的方案。同时,他那小心翼翼的网络渗透也取得了些许进展——绕过几层并不算极端严密的防火墙(或许“守望者”自信于其绝对控制,或许这是一种默许的测试),他触碰到了一些非核心的日志和低级监控数据流。
这些数据碎片化严重,却拼凑出一些令人不安的图景:
“庇护所”并非唯一的前哨。守望者议会的网络遍布相当广阔的星域,监视着无数文明的进程。日志中频繁提及“异常指数上升”、“文明过滤程序待命”等冰冷术语。关于“收割”的记载虽被加密,但偶尔泄露的字段都带着极大的敬畏和…一种近乎程序化的必然性。
最让他注意的是,一段关于“播种者遗产-编号PX系列”的零星记载,似乎与他之前看到的“PX-01”有关联,但具体内容无法读取。
时间不等人。在基本掌握了理论后,他决定不再等待。
通过居住单元的接口,他直接向“观察者”发出了请求:“我需要‘静滞唤醒协议’第七版所需的谐振能量场生成器和神经序列重构仪。”
请求发出后,短暂的沉默。
随即,观察者那平静的声音回应:“请求批准。设备将在三标准分后送达。请注意,唤醒过程存在百分之五点七的不可预测风险。是否需要提供技术辅助?”
“不需要。我自己操作。”X0-17拒绝了。他不完全信任这些冷漠的守望者。
三分钟后,墙壁无声滑开,两个造型流畅、散发着柔和白光的仪器被微型悬浮平台送了进来,随后滑门关闭。
仪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一种精密的能量谐振,与“庇护所”无处不在的能量网络连接,需要极高的控制精度。X0-17将维生舱与仪器对接,手背烙印(通过维生舱的接口间接连接)再次成为控制的核心。
他深吸一口气(尽管他已不需要呼吸),意识高度集中,如同操作最精密的外科手术,开始引导能量。
谐振能量场率先启动,柔和的乳白色光晕笼罩了维生舱,其频率开始与林小七体内那沉寂的生命能量产生极其细微的共鸣。舱内原本平静的液体开始泛起细微的涟漪。
紧接着,神经序列重构仪启动,更加复杂的能量流如同无形的针,开始小心翼翼地刺激、梳理她长期静滞而可能萎缩或紊乱的神经网络。
过程缓慢而煎熬。X0-17必须时刻监控着成千上万个数据参数,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能量场的共鸣逐渐加强,林小七的眉头开始微微蹙起,眼球在眼皮下快速转动,呼吸也变得略微急促。
她正在从永恒的沉寂中,被一点点拉回现实。
痛苦的神色在她脸上浮现,仿佛正在经历噩梦。X0-17不得不分出部分算力,模拟出温和的、安抚性的精神脉冲,试图缓解她的痛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仪器上的读数逐渐趋于稳定,谐振达到完美同步。
就是现在!
X0-17眼中数据流爆闪,将最后一股精纯的、带着他自身印记特性的能量,如同钥匙般,注入她的眉心!
嗡!
维生舱内的光芒达到顶点,然后骤然收敛!
林小七的身体猛地一颤,长长的睫毛剧烈颤抖着,然后,缓缓地,艰难地,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
如同初生婴儿般纯净、迷茫,倒映着居住单元冰冷的白光,却又在最深处,残留着一丝历经无尽沉睡后的脆弱与惊惶。她的瞳孔缓缓聚焦,最终,落在了维生舱旁,那个由逃生单元外壳和微弱能量凝聚出的、X0-17模糊的虚影之上。
四目相对。
寂静。
漫长的、仿佛跨越了生死的寂静。
林小七的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只发出一点干涩的气音。长期的静滞让她的身体机能还未完全恢复。
X0-7的意识波动着,无数复杂的情绪代码如同乱流般奔腾,却最终只化为一个通过扬声器传出的、尽可能平稳的声音:
“你醒了。”
简单的三个字,却仿佛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林小七的目光依旧有些涣散,她努力地试图理解眼前的景象和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她的记忆显然还处于混乱的碎片化状态。
“…这…是哪里?”她终于发出了一点微弱而沙哑的声音,带着极大的困惑,“你…是谁?我好像…认识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清醒者游戏请大家收藏:(m.zjsw.org)清醒者游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