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端着茶杯,慢悠悠地踱到林溪工位旁,状似关心地问:“小林,昨晚加班到那么晚,修改稿给沈书记送去了?怎么样,书记看了没?” 语气里带着一丝看好戏的试探。
林溪还没来得及回答,书记办公室的门开了。
沈砚舟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目光锐利地扫过综合科大办公室。所有人的动作瞬间停滞,空气仿佛被抽空。
他的目光,最终准确地落在了林溪身上。
“林溪。” 沈砚舟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整个办公室的寂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林溪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下意识地站了起来,指尖微微发凉:“沈书记。”
沈砚舟迈步朝她走来,步伐沉稳。整个办公室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们两人身上,充满了好奇、探究,还有张宏眼中掩饰不住的惊愕。
沈砚舟走到林溪面前,停住。他比她高出一个头多,无形的压力笼罩下来。他抬起手,将那份林溪无比熟悉的、墨迹似乎还带着她体温的修改稿递了过来。
林溪屏住呼吸,感觉时间都凝固了。她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狂跳的声音。是更严厉的批评?还是……
“这份报告,” 沈砚舟开口,声音依旧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比之前的有进步。”
一句平淡的“有进步”,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击中了林溪。巨大的释然和一丝难以置信的狂喜冲击着她,让她几乎站立不稳。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和声音,双手接过报告,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谢谢沈书记指导。”
沈砚舟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似乎想捕捉她此刻细微的情绪变化。她的眼圈泛着淡淡的青黑,脸色有些苍白,但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却燃烧着一种倔强的、未被疲惫完全熄灭的光芒。那里面没有谄媚,没有得意,只有一种沉甸甸的、仿佛经过淬炼后的平静和……期待?
“进步在于,” 沈砚舟继续开口,语气依旧是工作式的冷静,“开始尝试理解‘群众路线’的核心不是写在纸上的口号,而是真正看到、听到、回应具体人的具体诉求。”
他的话语像精准的手术刀,再次点明了林溪这次领悟的关键。林溪用力点头:“是,书记。我明白了。”
沈砚舟的目光从她脸上移开,扫了一眼办公室里竖着耳朵的其他人,最后又落回林溪身上,话锋一转:“但是——”
这个“但是”,让林溪刚放松的心弦又瞬间绷紧。张宏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扬了扬。
“——这份报告提出的几个具体建议,比如‘邻里互助档案’、‘老树纪念’,想法不错,但缺乏可落地的实施细则和成本考量。” 沈砚舟的语气没有丝毫起伏,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政策制定,光有情怀和方向不够,更需要脚踏实地的方案设计。”
他顿了顿,看着林溪因为他的话而微微蹙起的眉头和更加专注的眼神,继续道:“旧城改造项目协调小组下周正式成立,办公室设在旧改办。你,林溪。”
他清晰地念出她的名字。
“从下周一起,借调到项目协调小组办公室,参与具体工作。” 沈砚舟的目光锐利如常,仿佛下达的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指令,“给你三天时间,围绕报告中提出的这几条建议,结合南巷片区的实际情况,拿出初步的、可操作的细化方案,包括责任主体、流程、初步预算评估。下周一,带着方案到协调小组报到。”
这个指令,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水面,在综合科办公室激起了无声的巨浪!
借调!项目协调小组!那可是区里当前最核心、也最棘手的项目之一!沈书记竟然直接点名让一个刚被批得“体无完肤”、昨天才“重写”报告的新人进去?还让她独立拿出细化方案?
张宏脸上的表情彻底僵住,端着茶杯的手都忘了放下,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被忽视的恼怒。其他同事更是面面相觑,看向林溪的眼神复杂万分——有惊愕,有羡慕,也有一闪而过的嫉妒。
林溪自己也愣住了。她预想过报告可能通过,可能被打回来继续修改,甚至可能再次被严厉批评……但她万万没想到,等来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充满挑战的新任务!这不仅仅是肯定,更像是一次破格的重用和……试炼?
“是,沈书记!我一定尽力完成!” 林溪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挺直背脊,声音清晰而坚定地回应。她的眼神里,那簇光芒燃烧得更亮了,带着一种被点燃的斗志和决心。
沈砚舟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工作安排。他没有再看任何人,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关上了门。
办公室的门隔绝了那道压迫感十足的身影,却隔绝不了他留下的巨大波澜。
林溪低头看着手中那份被评价为“有进步”的报告,再抬头看向那扇紧闭的书记办公室门,心潮澎湃。沈砚舟那句“光有情怀和方向不够,更需要脚踏实地的方案设计”像烙印一样刻在她心里。
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更艰难的起点。她握紧了手中的报告,指尖感受到那尚未完全散去的、属于昨夜奋斗的微潮。
砚台无波,然溪水已至,微澜初生。
喜欢他的指尖江山请大家收藏:(m.zjsw.org)他的指尖江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