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绝密任务
乌兰其其格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已过三日,王磊却度日如年。他深知袭击沈阳粮仓的任务极其危险,但战略意义重大——这不仅关乎与科尔沁部落的盟约,更将沉重打击后金的战争能力。
第三日深夜,约定的情报终于送到。来者不是乌兰其其格本人,而是一个蒙古打扮的信使,递上一卷羊皮后就迅速离去。
王磊在灯下仔细研读羊皮卷上的情报,越看越是心惊。粮仓位于沈阳城外二十里的浑河岸边,守卫森严,有正白旗精兵五百人驻守,另有巡逻队日夜巡视。更棘手的是,粮仓毗邻浑河水师营地,一旦有警,水陆援军片刻即至。
"参将,此事务必慎重。"曹变蛟不知何时来到书房,面色凝重,"沈阳是建奴老巢,守备森严。若中埋伏,恐有去无回。"
王磊沉声道:"将军,此战虽险,却不得不为。若能与科尔沁结盟,我军将获得数万骑兵助力,战略态势将彻底改变。"
曹变蛟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如此,我拨给你二百精骑,再从天雄营挑选三百精锐。但切记:若事不可为,立即撤退,保全实力为上。"
王磊感激地抱拳:"末将明白!"
接下来的两天,王磊精心准备。他亲自挑选参与行动的士兵,个个都是身手矫健、经验丰富的老兵。武器方面,他特意带上刚刚试制成功的十支改良火铳和大量新式火药。
"参将,此去凶险异常。"李铁匠担忧地说,"这些火铳还未经过充分测试..."
王磊坚定道:"实战就是最好的测试。若此战成功,火铳改良就能在全军推广。"
出发前夜,王磊召集所有参与行动的军官,详细部署作战计划。
"粮仓位于浑河北岸,三面环水,只有南面可攻。"王磊在地图上指点,"但正因如此,守军必重兵布防南面。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从水路突袭!"
军官们面面相觑。从水路进攻?这太冒险了!
王磊解释道:"浑河在此处拐弯,形成一处回流区。我们可趁夜顺流而下,直抵粮仓后方。建奴绝料不到我们会从水上而来。"
他继续部署:"分三队行动:一队由我带领,从水路正面突袭;二队由王勇带领,在南面佯攻牵制;三队由李铁柱带领,负责焚毁粮草。"
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策划:进攻时间选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士兵全部穿深色衣物,用炭灰涂面;甚至准备了特制的软底鞋减少声响。
"记住:速战速决,焚粮即走,不可恋战!"王磊最后强调。
子时整,队伍悄然出城。为避开后金斥候,他们绕道而行,多走二十里山路。每个人都默不作声,只听见马蹄包裹布帛后的闷响和偶尔的兵器碰撞声。
王磊一马当先,凭借特种兵的夜间行进技巧,选择最隐蔽的路线。他不时停下观察星空判断方位,确保队伍不偏离方向。
凌晨时分,队伍抵达浑河上游一处隐蔽河湾。这里早有预备好的竹筏和皮艇——是王磊提前三天就派人秘密准备的。
"换装,准备下水!"王磊低声下令。
士兵们迅速换上水靠,将武器用油布包裹。王磊特别检查了火种和火油的防水措施——这是焚粮的关键。
"参将,"王勇担忧地问,"这水路...真的可行吗?"
王磊自信道:"浑河此段水流平缓,正是顺流而下的好时机。相信我。"
他第一个登上领头的竹筏,其余士兵依次跟上。五条竹筏和十艘皮艇悄无声息地滑入水中,顺流而下。
河水漆黑如墨,只有偶尔的涟漪反射着微弱的星光。王磊站在筏头,如雕塑般一动不动,全靠听觉和直觉判断方向。
特种兵的水上渗透训练在这一刻发挥到极致。他能通过水声变化判断水流速度和方向,及时调整航向。
约莫一个时辰后,王磊举起右手——这是停止前进的信号。所有筏艇立即靠向岸边隐蔽。
"粮仓就在前方二里。"王磊极低的声音在夜色中几乎听不见,"按计划行动!"
王勇带领佯攻队悄悄上岸,向南面迂回。李铁柱的焚粮队继续潜伏水上待命。王磊亲自带领主力,驾筏继续向下游漂去。
越接近目标,守卫越森严。岸上不时传来巡逻队的脚步声和问答声。有一次,一支后金巡逻队几乎就在他们头顶经过,士兵们紧张得大气不敢出。
王磊却异常冷静。他根据原主张二狗的记忆和乌兰其其格提供的情报,对后金的巡逻规律了如指掌。
终于,粮仓的轮廓在夜色中显现。那是一片临水而建的巨大仓储区,数十个粮垛如小山般耸立,周围有木栅栏环绕。栅栏上挂着灯笼,哨兵的身影清晰可见。
"准备。"王磊低声道。士兵们悄悄取出武器,检查火铳火药。
就在此时,南面突然传来喊杀声——王勇的佯攻开始了!
粮仓守军立即被吸引,纷纷向南面聚集。哨塔上的注意力也完全被吸引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回到明末做皇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