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督师召见
宁远城的初雪悄然降临,细碎的雪花为这座边关重镇披上银装。王磊站在校场上,看着天雄营的士兵在雪中操练,心中感慨万千。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过去半年光景,他从一个普通夜不收成长为统兵千人的参将,这其中的艰辛与风险,唯有自知。
"参将!督师府来令,洪督师召见!"亲兵快步来报,打断王磊的思绪。
王磊心中一凛。洪承畴突然召见,必有要事。他立即整理戎装,策马赶往督师府。
督师府内气氛凝重。洪承畴端坐堂上,两侧分坐着宁远城的文武官员。王磊注意到,许多人的面色都不太好看。
"末将王磊,奉命来到!"王磊抱拳行礼。
洪承畴微微颔首:"王参将请坐。今日召集诸位,是为商讨军饷一事。"
他示意幕僚宣读文书。原来,朝廷拨发的饷银再次延误,宁远守军已经三个月未发饷银,军中怨气日增。
"...若饷银再不至,恐生兵变。"洪承畴面色凝重,"诸位可有良策?"
堂上一片沉默。边关艰苦,粮饷不继是常事,但这次延误时间太长,确实危险。
王磊沉吟片刻,起身道:"督师,末将有一策,或可解燃眉之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洪承畴挑眉:"哦?王参将请讲。"
"末将以为,可先向城中商贾借饷。"王磊道,"宁远城中晋商云集,若以督师府作保,许以利息,或可筹得部分饷银,暂安军心。"
一个文官立即反对:"向商贾借饷?成何体统!朝廷颜面何存!"
王磊不卑不亢:"大人,若兵变生,颜面何在?士卒们浴血奋战,若连饷银都不得,何以安心守边?"
洪承畴沉吟道:"王参将所言有理。但商贾重利,恐难说服。"
王磊微微一笑:"末将愿往一试。"
洪承畴眼中闪过赞赏:"好!就由王参将负责此事。需要多少银两?"
王磊早已算过:"先需五万两,可解三月之需。"
堂上又是一片哗然。五万两不是小数目。
但洪承畴拍板:"准!本督给你手令,可全权办理。"
会后,洪承畴单独留下王磊:"王参将,借饷之事就拜托你了。此外,还有一事..."
他压低声音:"朝廷派来监军太监,不日即到。此人...不太好相与,你需早做准备。"
王磊心中一沉。明末太监监军,多是坏事之辈。但他表面保持平静:"末将明白。"
离开督师府,王磊立即着手借饷之事。他第一个找上的,就是晋商周家在宁远的掌柜。
周家商号位于宁远城最繁华的街道,门面气派。王磊通报姓名后,很快被请入内堂。
"参将大人光临,小店蓬荜生辉。"周掌柜是个精干的中年人,"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王磊开门见山:"为军饷之事而来。督师府欲向周家借银五万两,以三月为期,利息按市价计算,督师府作保。"
周掌柜面露难色:"这个...数额巨大,小人做不得主,需请示东家。"
王磊早有预料:"请问东家何在?"
"东家正在来宁远的路上,预计三日后抵达。"周掌柜道,"届时小人必为大人引见。"
王磊点头:"好!那就三日后再见。"
离开周家商号,王磊又走访了几家大商号,反应大同小异:都要等周家表态。看来周家确是晋商领袖。
三日后,王磊再次来到周家商号。这次接待他的不再是掌柜,而是一位年轻女子。
女子约莫二十年纪,身着淡青衣裙,容貌清丽,气质娴雅,但眼神中透着商人的精明。
"小女子周婉宁,家父周富贵正是周家东家。"女子盈盈一礼,"家父途中染疾,暂由小女子主事。参将大人所说借饷之事,小女子已知晓。"
王磊心中惊讶。没想到周家派来个年轻女子主事,更没想到这女子如此落落大方。
"周小姐明鉴。"王磊抱拳,"军饷关系宁远防务,关系大明安危,还望周家鼎力相助。"
周婉宁浅浅一笑:"参将大人言重了。周家虽是商贾,也知忠义之道。只是...五万两不是小数目,需有些保障。"
王磊立即道:"督师府作保,利息按市价,小姐可放心。"
周婉宁却摇头:"非是不信督师府。只是如今乱世,银钱事小,安危事大。若宁远不保,银钱何用?"
她直视王齐:"婉宁想知道,参将大人有何良策确保宁远万全?若大人能说服婉宁,莫说五万两,十万两也可商量。"
王磊心中一震,对这女子刮目相看。她不仅是要保障,更是要评估宁远的防务能力。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阐述宁远防务:"小姐明鉴。宁远城防经过加固,红衣大炮增至百门,弹药充足。我军新练精兵,战术革新...更重要的是,我军新近与科尔沁结盟,获得骑兵助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回到明末做皇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