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之下,太初的意识如同分流的江河,同时映照三方景象。正南方向,吴嬷与云芷(另一个?)引来的混乱与兽吼喧嚣震天;东南石缝,重伤的云芷气息在他的灵力滋养下正缓慢回升;而东线,那指头大小的泥雀依旧静静潜伏,将山精部落的点点滴滴忠实反馈。
正南变故突发,情势未明,且距离核心区域尚有缓冲。太初决意暂不直接干预,而是将更多地脉感知投注过去,密切监控事态发展,自身主力仍专注于疗伤与东线观察。
通过泥雀的视角,山精部落的日常生活画卷徐徐展开。这些秉地气而生的精怪,社会结构远比预想中简单却有序。它们以家庭为单位,聚集成数十个小群体,共同拱卫着溶洞最深处一株巨大的、散发着柔和荧光的奇异蕈类。那蕈类之下,端坐着三位最为年长、胡须皆已灰白、气息达到通脉中期的老山精,它们似乎担任着长老与决策者的角色。
山精们白日里大多外出采集苔藓、菌菇、浆果以及那种劣等矿石,偶尔也能捕猎一些地下鼠类或昆虫。它们对土石有着天生的亲和,能小幅改变泥塑形状,或将碎石简单凝聚投掷,但并无系统修炼之法,力量运用粗糙。它们似乎拥有一种独特的、依靠敲击岩石和简单音节传递信息的方式,效率不高,却能有效组织集体行动。
太初注意到,每当采集到品质稍好的灵物矿石,或是遇到难以决断之事,普通山精便会将其奉献给那三位老山精。老山精则会将这些物品置于那巨大荧光蕈类之下,并带领众山精围绕着蕈类,进行一种简单的仪式——它们会匍匐在地,发出有节奏的、低沉而虔诚的“嗡嗡”声,并用额头轻触地面,仿佛在沟通或祈求着什么。
而那株巨大的荧光蕈类,在接收了供奉和仪式后,散发的光芒似乎会略微明亮一丝,并散发出一种令人心绪平和的奇异波动,反馈给周围的山精。
“崇拜自然灵物?以此蕈类为图腾,凝聚部族?”太初心中明了。这株荧光蕈类定然是某种罕见的灵植,能与山精产生某种共生关系,故而成为其部落核心与精神象征。
观察越久,一个念头在太初心中愈发清晰——假扮“地灵”,引导甚至收服这支山精部落!
此计若成,好处无穷。这群山精个体实力低微,但数量庞大,且是此地土着,熟悉方圆百里的一草一木。若能将其纳入麾下,则向东扩张之路将畅通无阻,更可获得无数免费的劳力与耳目!它们采集的那些劣等矿石、灵植,对自己或许无用,但若能集中起来,或可与其他势力交易,换取所需资源。
更重要的是,山精崇拜自然灵物,自己这掌控大地之力的“存在”,岂非正是最契合它们信仰的“地灵”?操作得当,甚至无需动用武力,便可潜移默化,将其信仰转移!
如何操作,却需仔细斟酌。直接显露神迹,恐引猜疑惊吓。当循序渐进,润物无声。
他回想起之前催生浆果的成功尝试。心念一动,那泥雀再次悄然而动,飞至山精部落另一处日常活动的区域边缘。息壤触须探出,此次并非催生浆果,而是小心翼翼地、极其缓慢地改变着局部岩层的结构,使其变得更加坚固,并微微调整地气流向,使得此区域内的苔藓与菌菇,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生长得更加茂盛、灵气稍浓。
同时,他操控泥雀,选择了一名看起来较为机灵年轻的山精,在其路过一处岩壁时,于其视线死角,让岩壁上悄然浮现出一个极其简单、由天然石纹构成的、类似那荧光蕈类轮廓的模糊图案,一闪即逝。
那年轻山精似乎有所察觉,愣了一下,揉揉眼睛再看时,岩壁已恢复原样。它疑惑地歪着头,“吱吱”叫了两声,并未引起同伴注意,便蹦跳着离开了。
太初并不急于求成。此举只为埋下一颗种子,让其潜意识里将“土地肥沃”与“神秘图案”(象征蕈类或更高级的存在)联系起来。
做完这一切,他便不再有其他动作,继续静静观察,记录着山精们的反应,尤其是那名年轻山精后续是否有什么异常举动。
与此同时,正南方向的混乱似乎正在向太初领地边缘移动。地听术捕捉到的信息愈发清晰:那横冲直撞的,赫然是一头体型庞大、皮糙肉厚、獠牙外凸的独角野猪王!其实力约莫通脉后期,正处于某种狂躁状态,所过之处,林木皆摧。而吴嬷正护着那位与云芷面容酷似的少女,狼狈不堪地向着太初领地方向逃窜,显然是想借复杂地形摆脱野猪王的追击。
“又一个云芷?双胞胎?还是幻术?”太初心中疑窦丛生。这主仆二人当真是麻烦不断。
他并未立刻出手相助。一方面需专注疗伤与观察山精;另一方面,也让这野猪王再消耗一下她们的气力,便于后续掌控局面。
然而,就在此时,东南石缝处,一直昏迷的云芷,在太初精纯灵力的持续滋养下,长翘的睫毛剧烈颤动了几下,发出一声极轻微的呻吟,竟缓缓睁开了眼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万壤之主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万壤之主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