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总角小儿扯住他的衣摆:爷爷不要走!您答应要教我认药草的!
华佗慌忙抬头望天,却挡不住温热的泪水顺着皱纹蜿蜒而下。他轻轻摩挲着孩子的发顶:乖,先扶你们爹爹回去歇息。
两个孩子突然抱住他的双腿:求求您别走!
整条街道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喊:华大夫留下!声浪如潮,在古城上空久久回荡。
华佗泪流满面,不知如何应对。
沉默良久,他终于点头答应:“好,我不走!大家都回去吧!”
街道两旁的百姓顿时欢呼雀跃,兴奋的喊声传遍全城。
“太好了!神医爷爷留下来啦!”
“走!回医馆,爷爷教你们诊脉如何?”
“太好啦!太好啦!”
日落时分,华佗看完最后一位病人,关上医馆大门,径直向太守府走去。
王仲已备好热茶,静静等候他的到来。
华佗心知肚明,自己原本打算悄然离去,却还是被百姓围堵。能调动如此多人手的,整个泰山郡唯有王仲。
入座后,华佗轻声道:“侯爷看得起在下,是我的荣幸,但我仍决定离开。”
王仲淡然点头:“我明白,你心意已决,即便留住你的人,也未必能留住你的心。”
华佗松了口气:“既然侯爷知道,为何还要如此安排?”
王仲抿了口茶:“我想让你知道,泰山百姓确实离不开你。但这只是其一,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华佗问:“什么?”
王仲毫不犹豫道:“天下苍生更需要你!而唯有留在泰山,你才能达到医者的至高境界。”
“医者的至高境界?”华佗愈发疑惑。
王仲解释道:“儒家讲修身齐家是小道,治国平天下才是大道。医者治病救人同样是小事,让天下百姓安康,才是真正的医者大道!”
华佗若有所思:“愿苍生安康,确是我的毕生追求,正因如此,我才要云游四方,解救疾苦。”
王仲厉声道:“错!大错特错!”
华佗眉头紧锁:“请侯爷明示!”
王仲直奔主题:天下这么大,患者这么多,你一个人治得过来吗?
华佗捋着胡须傲然道:老夫虽然力有不逮,但必当竭尽全力,死而后已!
哈哈哈!
王仲朗声笑道:华神医的医者仁心令人钦佩。不过若能换个法子,不出十年,天下病患都将因你而愈!
华佗惊讶道:侯爷有何妙计?
王仲缓声道:曾有人言,小问题乘以十三亿就变成大问题,大问题除以十三亿便不成问题。
华佗听得一头雾水:何为乘?何为除?
这种算术自然解释不清。
但把他绕晕就够了!
王仲一挥手道:简单说,要是在每个州县乡村都有像你这样的医生,让百姓安康还不是易如反掌?
华佗露出讥诮之色,仿佛在说:这种假设毫无意义!
王仲早看穿他的心思:你是不是觉得世上不可能有这么多华佗?
侯爷...明鉴。
华佗勉强拱手。
这两个字说得颇为艰难。
此时王仲突然正色,目光灼灼地盯着华佗。
华佗被那灼热的目光盯得浑身不自在,过了许久才听对方沉声道:要让世间涌现千万个华佗并非难事,但有个条件......
何等条件?华佗忍不住追问。
王仲斩钉截铁地说:随我同行!不出十年,我必让神州大地遍布华佗门生,济世活人!
华佗嘴角扯出苦涩的弧度。
这荒诞的承诺令他如坐针毡。
先生且听我细说!王仲神色郑重,我在泰山书院专设医学科,由先生亲自授课。每培养一位 ** ,世间便多一位良医。泰山五十万人口中,即便仅有千人学医,最终也能造就十余名医术精湛之人。
见华佗颔首,王仲趁势道:若将这些 ** 分派各地行医收徒,不出十年,先生的门生必将遍布天下。徒子徒孙代代相传,何愁百姓不得安康?
华佗长叹:侯爷是说......
单枪匹马难成大事!王仲斩钉截铁地接过话头。
华佗眉头紧锁:只是......
先生还有疑虑?王仲急切追问。
这回定要一鼓作气说服他才行!
“侯爷当真能让在下在泰山书院开设医道课程?”华佗将信将疑,“那里素来是讲授儒家经典之地,郑玄岂会应允这等事。”
华佗的顾虑确有缘由!
自汉珷帝独尊儒术以来,市井杂学哪敢妄称正统学问?
虽说医道在后世教育中举足轻重,但在此刻,不过位列中九流,远不及士农工商这等上等行当。
要在泰山书院创办非儒门学科,首当其冲便要面对那群食古不化的老学究!
王仲想闯过这关,谈何容易!
那群夫子个个唇枪舌剑,三纲五常张口就来。
王仲思忖片刻道:“此事我尽力周旋。若实在不成,便在书院外另立医馆,由先生主理。既可授业解惑,又能治病救人,两全其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