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燕王府。
夜,深沉如墨,却掩不住王府深处那股压抑到极致、即将喷薄而出的磅礴气息。往日里虽也戒备森严,却总带着一丝藩王府邸的雍容与贵气,今夜,这贵气已被彻骨的肃杀所取代。
演武场上,灯火通明,亮如白昼。甲胄鲜明的燕军将士们,手持刀枪剑戟,肃立无声。他们的脸庞在跳跃的火光映照下,或坚毅,或激动,或带着一丝对未知前路的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压抑许久后终于得以释放的决然。
校场高台上,朱棣一身玄色嵌银丝亲王甲,外罩明黄披风 —— 这披风,在寻常时日绝不敢如此招摇,今夜,却如同一面无声的战旗。他负手而立,身形挺拔如松,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台下黑压压的将士们。
没有人说话,只有风吹动旗帜的猎猎声,以及将士们粗重而压抑的呼吸声。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
在他身后,站着燕王府的核心班底:道衍和尚姚广孝,一身僧袍,在这铁血氛围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双目微阖,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早已洞悉一切;燕军第一大将,被削爵夺职后秘密潜回的张玉,面容刚毅,手按刀柄,眼神锐利如刀;紧随其后的是同样历经波折回归的朱能,年轻英武,眉宇间燃烧着熊熊战火;还有丘福、谭渊、陈亨、张武…… 这些日后在靖难之役中叱咤风云的名字,此刻都凝聚在他们的统帅身后,目光灼灼地望着高台上那个身影。
他们知道,今夜,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到建文元年六月齐泰、黄子澄削藩之策步步紧逼,周、湘、代、齐、岷诸王先后被废,有的被废为庶人,有的被禁锢,有的甚至 “暴薨”…… 燕王府的空气一天比一天紧张,如履薄冰。
尤其是当朝廷接连削夺燕王护卫,派张昺、谢贵为北平布政使和都指挥使,名为辅政,实为监视;又命宋忠率三万边军屯驻开平,耿瓛驻山海关,徐凯练兵临清,对北平形成三面包围之势时,所有人都明白,摊牌的时刻近了。
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几天前,朝廷密令张昺、谢贵,以及北平都指挥佥事张信,伺机逮捕燕王朱棣及其党羽。幸好,张信感念燕王旧恩,更看透了朝廷削藩的残酷,在母亲的劝说下,毅然背叛建文,星夜驰入燕王府,将这致命的消息和盘托出。
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
朱棣缓缓抬起手,原本嘈杂的校场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他深吸一口气,那气息仿佛带着燕山的凛冽寒意,也带着他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与决心。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校场,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将士们!”
“末将在!”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得地面似乎都在微微颤抖。
朱棣猛地提高了声音,语气中充满了悲愤与激昂:“本王乃太祖高皇帝第四子,受封燕王,镇守北疆,十余年来,枕戈待旦,浴血奋战,为大明屏障北境,抵御蒙古鞑靼,何曾有过一日懈怠?!”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沉痛:“高皇帝宾天,皇太孙朱允炆嗣位,号曰建文。本王以为,新君临朝,当效法太祖,仁政爱民,以固国本。然,他听信齐泰、黄子澄等奸佞小人之言,蛊惑圣听,力行削藩!”
“周王橚,太祖第五子,无罪被废,流放云南!湘王柏,太祖第十二子,被逼自焚,阖宫尽毁!代王桂、齐王榑、岷王楩,皆先帝骨肉,或被囚,或被废!”
朱棣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夜空中炸响:“今日削周,明日削湘,后日削代、齐、岷!其心可诛!其意何在?!其意便是要将太祖高皇帝分封的藩王,一个个斩尽杀绝!便是要动摇我大明国本!便是要陷陛下于不孝不义之地!”
“如今,他们的屠刀,终于要挥向本王了!” 朱棣猛地转身,指向南方,眼中怒火熊熊,“齐泰、黄子澄之流,蒙蔽圣聪,矫诏削我护卫,遣官监视我府中,更密令张昺、谢贵,欲图不轨,擒拿本王,屠戮我燕王府上下!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等忠于大明,忠于太祖,何罪之有?!” 他厉声质问,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敲击着每一个将士的心弦。
台下将士,多为燕王旧部,或随他出生入死,或受他恩惠深重,对朝廷削藩早已心怀不满。此刻听闻连自家王爷都要遭此毒手,顿时群情激愤,怒火中烧。
“杀!杀!杀!”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立刻如同燎原之火般蔓延开来,震天的喊杀声直冲云霄,将压抑许久的愤怒彻底点燃。
朱棣双臂张开,示意众人安静。待喊杀声渐歇,他的目光变得无比坚定,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太祖高皇帝有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今齐泰、黄子澄,乃当朝奸佞,蒙蔽圣听,败坏纲纪,屠戮宗藩,实乃‘内有奸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