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河的硝烟渐渐散去,夕阳的余晖洒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映照着潺潺流淌的血色河水,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腥气。燕军将士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但更多的是经历了残酷厮杀后的疲惫与麻木。
朱棣勒住乌骓马,胯下的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显然也对这片修罗场感到不适。他摘下头盔,任凭晚风吹拂着他略显凌乱的头发,目光扫过战场,心中五味杂陈。胜利的滋味是甜美的,但这胜利是用数万条生命堆砌而成的。作为一名来自现代的灵魂,他对这种大规模的杀戮依然感到心悸,尽管他知道,这是他通往权力巅峰,乃至改变这个时代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殿下,” 张玉策马来到他身边,声音沙哑,“南军主力已溃,李景隆率残部向德州方向逃窜。我军是否追击?”
朱棣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重新戴上头盔,眼神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与冷静。他从怀中掏出那张简易地图,指着上面的地名说道:“李景隆新败,已成惊弓之鸟,其残部虽众,但士气低落,不足为惧。德州乃南军囤积粮草军械的重镇,若能拿下德州,不仅能缴获大量物资,更能切断南军的补给线,意义重大!”
他顿了顿,看向众将:“命令!张玉、朱能,即刻率领本部兵马,星夜追击李景隆残部,务必将其赶尽杀绝,不给他们喘息之机!丘福,你率一部兵力,负责打扫战场,收拢降兵,救治伤员,清点缴获物资。谭渊,你随我坐镇中军,休整片刻,随后即刻南下,直取德州!”
“遵命!” 众将领命,各自行动起来。
战场上,燕军士兵开始有条不紊地打扫战场。受伤未死的南军士兵被集中起来,哀嚎声、呻吟声不绝于耳。对于这些降兵,朱棣早有吩咐,愿意归降者,既往不咎,编入辅兵;负隅顽抗或伤势过重者,则酌情处置。这既是为了补充兵源,也是为了瓦解南军的抵抗意志。
与此同时,张玉和朱能率领的精锐骑兵如同两道黑色的旋风,朝着李景隆逃窜的方向追去。李景隆此刻早已没了当初的意气风发,他一路南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麾下的士兵更是争相奔逃,建制早已混乱不堪。
燕军骑兵的追击如同附骨之疽,死死咬住南军的尾巴。沿途之上,南军的溃兵不断被斩杀或俘虏。李景隆为了保命,甚至顾不得收拢残部,只顾带着少数亲信卫队,狼狈不堪地逃往德州。
四月底,燕军前锋抵达德州城下。此时的德州,因为李景隆残部的涌入,更显得混乱不堪。李景隆逃到德州后,惊魂未定,根本无心组织防御。他深知朱棣的厉害,也明白德州孤城难守。因此,他在德州稍作停留,裹挟了城中仅剩的部分粮草和物资,便再次弃城而逃,一路向南,直奔济南府而去。
当朱棣率领燕军主力抵达德州时,面对的已是一座几乎空无一人的空城。城中粮仓、军械库虽然被李景隆带走了一部分,但仍留下了大量的粮草、兵器和战马。
“哈哈!李景隆这小子,倒是给咱们留下了一份大礼!” 丘福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和军械,兴奋地对朱棣说道。
朱棣步入德州府衙,坐在曾经属于李景隆的帅位上,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拿下德州,收获如此丰厚的战利品,无疑是对白沟河之战巨大消耗的最好补充。他对道衍和尚笑道:“道衍先生,李景隆此举,算不算‘运输大队长’?”
道衍和尚抚须微笑:“殿下洪福齐天,李景隆不过是殿下成就大业的垫脚石罢了。如今德州已下,我军粮秣充足,兵锋正盛,当乘胜南下,直逼济南,打通前往南京的道路!”
朱棣点了点头,深以为然。济南,山东省会,位于南北交通要冲,北接德州,南连徐州、应天,是屏蔽江南的重要门户。拿下济南,就等于打开了通往南京的北大门,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传令下去,” 朱棣站起身,目光坚定,“全军在德州休整三日,补充给养,修缮军械。三日后,兵发济南!”
三日的时间转瞬即逝。经过短暂的休整,燕军将士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补充了粮草军械,士气更加高昂。
建文二年五月初,朱棣亲率十余万燕军,以张玉为先锋,浩浩荡荡地离开德州,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直扑济南。
济南城中,气氛已是紧张到了极点。
当李景隆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入济南时,济南守将铁铉和正在山东督饷的参政高巍、参军盛庸等人,无不又惊又怒。
铁铉,字鼎石,邓州人,性情刚烈,忠君爱国。他原本是山东布政使司的参政,因李景隆北伐,被临时抽调协助督运粮草。高巍也是一位饱读诗书、忠肝义胆的文臣。盛庸则是建文朝廷中少数尚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之一,此前曾参与过讨伐燕王的战役,只是受制于李景隆,未能施展。
“李景隆!你身为三军统帅,拥兵百万,却一败再败,丧师辱国,还有何面目来见朝廷!” 铁铉见到李景隆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忍不住厉声斥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