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袭!敌袭!” 仓促间,守军乱作一团,仓促抵抗。但谭渊的部队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又是有备而来,南军很快便溃不成军。谭渊一马当先,手中大刀上下翻飞,杀得守军哭爹喊娘。不到一个时辰,战斗便基本结束。
“放火!” 谭渊厉声喝道。
早已准备好的燕军士兵将带来的硫磺、硝石、干柴等引火物四处抛洒,点燃火把扔了过去。干燥的冬夜,火势蔓延极快,很快,整个安乐镇粮仓便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夜空。
“撤!” 谭渊见火势已成,毫不犹豫地下令撤退。五千燕军如同来时一样,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只留下身后熊熊燃烧的粮仓和数百具南军尸体。
当东昌知府闻讯率领援军赶到时,只剩下一片焦黑的废墟和刺鼻的烟火味。知府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上奏朝廷,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向南京。
谭渊部并未停歇,他们马不停蹄,又接连袭扰了兖州府的几个驿站和小型粮点,每一次都是速战速决,抢了就走,烧了就跑。一时间,山东南部、河南东部地区人心惶惶,地方官府风声鹤唳,纷纷紧闭城门,加强戒备,原本向山东前线输送粮草的通道,顿时变得阻滞起来。
与此同时,李远率领的第三路军也悄然潜入了南直隶境内。李远部更为谨慎,他们人数更少,但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骑兵,机动性更强。他们化整为零,时而伪装成小股流寇,时而扮作逃难的流民,甚至有士兵精通数地方言,能与当地人无障碍交流。
他们避开了南军的主要城镇和驻军大营,专门活动在南军兵力相对薄弱的乡村和要道。李远的任务是搜集情报和联络潜在的反对势力。他派出的细作,有的混入徐州城内,打探守军布防和粮草囤积情况;有的则深入宿州、归德等地,了解当地官员对朝廷的忠诚度以及民间的疾苦和怨气。
“将军,探得徐州城内粮草充足,守将为都督佥事何福,此人颇有勇略,防守甚严。宿州方向,平安将军正率领数万兵马驻守,似乎有向山东方向移动的迹象。” 一名化装成商贩的斥候回报。
李远眉头微蹙:“平安…… 此人乃南军悍将,不可小觑。他动向如何,密切监视!”
“是!”
“另外,” 斥候压低声音,“属下在宿州乡下,接触到几个当地大族,他们对朝廷 recent 的‘削藩’和苛捐杂税颇为不满,听闻我们是‘燕王殿下’的人,虽不敢明着支持,但言语间多有同情,甚至愿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 提供粮草和住宿。”
李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做得好!但不可轻信,需步步为营。先记下这些人的名字和住址,暗中保持联系,待时机成熟,或可成为我军内应。”
“属下明白!”
李远深知,他这支小部队深入敌境,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他必须万分小心,同时也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为燕王的大业播撒火种。
而吴高率领的第二路军,则在出山海关后,大张旗鼓地做出了进攻辽东都司的姿态。虽然他心中对朱棣仍有疑虑,但其本部兵马多是辽东旧部,对故土较为熟悉。在朱棣的严令和对未来的渺茫期盼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前进。
辽东都司都督杨文,本就对燕军心存忌惮,见吴高率军来攻,果然不敢怠慢,连忙收缩兵力,加强辽阳城防,并派人星夜向南京告急,请求朝廷速发援兵。如此一来,辽东方向的南军果然被成功牵制,无法南下支援山东主战场。
一时间,从辽东到山东,从河南到南直隶,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烽烟四起。朱棣的 “三路奇兵扰中原” 之策,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三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并迅速扩散成巨大的波澜。
南京,皇城深宫。
年轻的建文皇帝朱允炆正焦躁地踱步。一份份来自山东、河南、甚至南直隶腹地的告急文书,如同一条条毒蛇,缠绕着他的心。
“又是东昌!又是兖州!燕贼的游兵散勇,竟敢如此猖獗!” 朱允炆将一份奏折狠狠摔在地上,脸色苍白,“盛庸在做什么?平安在做什么?李景隆!又是李景隆!当初若不是他……”
他话未说完,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黄子澄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惶之色:“陛下!陛下!不好了!徐州以西,宿州以北,发现大批燕贼骑兵活动,烧毁了我们两处囤积在符离集的粮草!据说,为首的将领十分狡猾,神出鬼没,地方官府根本无法抵挡!”
“什么?!” 朱允炆如遭雷击,踉跄后退一步,险些跌坐在龙椅上,“符离集的粮草…… 那是准备供应给平安大军的!燕贼…… 燕贼怎么会跑到那里去了?他们到底有多少兵马?!”
方孝孺也面色凝重地走了进来,手中拿着几份奏折:“陛下,辽东也传来急报,吴高率领燕军出山海关,兵锋直指辽阳,杨文都督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