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12:00是技术打磨。科比先是练了运球变向——他低着头,双手交替运球,身体随着节奏左右晃动,偶尔突然一个交叉步变向,篮球像粘在他手上一样,根本不会脱离控制。他特意在每个变向时加重脚步的声音,模拟比赛中迷惑对手的效果,练到后来,连训练师都忍不住说:“你现在的运球,比很多打了三四年的控卫都稳。”
随后是背身单打。科比站在低位,面对训练假人,双手持球顶住“防守”,肩膀轻轻晃动,寻找突破的机会。前世他总被媒体和球迷吐槽“单打太独”,只顾着自己得分,忽略了队友的位置。所以这次,他特意在训练中加入了“观察队友”的环节——每次背身接球后,他都会先抬头看一眼场上的模拟站位,确定队友的位置后再决定是转身投篮,还是吸引防守后分球。
“转身时注意护球,”训练师在旁边提醒,“防守球员会从侧面掏球,你要把球护在身体内侧。”科比点点头,调整了一下姿势,突然一个后转身,避开训练假人的“防守”,抬手投篮命中。他没停,紧接着又接了一个前转身,这次没有投篮,而是假装突破,吸引“防守”后,把球传给了场边模拟空位队友的训练师。“对,就是这样,”训练师笑着接过球,“既能自己得分,又能给队友创造机会,这才是球队需要的核心。”
中午休息了一个小时,科比简单吃了点鸡胸肉和蔬菜沙拉,就又回到了训练馆——下午的安排是战术研究。他坐在场边的椅子上,笔记本电脑里放着公牛队的比赛录像,画面里,乔丹、皮蓬和罗德曼正在跑三角进攻,每一次传球、每一次跑位都精准得像提前排练好的。科比手里拿着笔,在笔记本上快速画着战术图,把每一个球员的站位、每一次挡拆的时机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看到乔丹在三分线外持球,故意吸引两名防守球员后,突然把球传给低位的罗德曼,助他完成扣篮时,科比忍不住暂停了视频。“三角进攻的关键,就是空间和传球,”他对着空气喃喃自语,在笔记本上画下自己和奥尼尔的站位——奥尼尔在低位吸引防守,他在外线跑位,找到防守的空隙后要么自己得分,要么把球传给空位的队友,“要是常规赛里,我和奥尼尔能这么配合,湖人的进攻肯定会比公牛还厉害。”
他还特意找来了奥尼尔在魔术队的比赛录像,仔细观察他的接球习惯——奥尼尔喜欢在篮筐左侧接球,因为这样转身扣篮更顺手;他接球后不会立刻进攻,而是会先扛一下防守球员,确定自己的位置后再出手。科比把这些细节都记在笔记本上,甚至在旁边标注了“传球时要往左侧多送半米”“等待他扛完防守后再传球”这样的小提示。
傍晚六点到八点,是自由训练时间。科比选择了加练组合动作——从三分线外运球突破,中途急停做假动作晃开“防守”,然后衔接后仰跳投。这个动作是他前世的招牌,可现在他想把它练得更完美。最开始,他偶尔会因为急停后重心不稳,导致后仰跳投时身体晃动,可练了几十次后,他渐渐找到了节奏,每一次急停、每一次后仰都稳定得像机器。
当训练馆的灯光渐渐变暗,科比还在练最后一组。他运球突破,急停,假动作晃开想象中的防守球员,然后后仰起跳,手腕轻轻一压,篮球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空心入网。他落地后,看着篮筐,喘着粗气笑了——这组动作,他终于能连贯地完成,而且命中率超过了80%。
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科比的手机响了,是布兰迪发来的消息:“明天要不要去马里布海滩放松一下?我查了天气预报,明天天气特别好,还能看到日落。总训练会累坏的,你也需要休息。”科比看着消息,想起白天训练时的汗水和坚持,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回复:“等我练完这周的计划,下周末带你去。到时候我们可以在海滩上玩沙滩排球,我肯定能赢你。”
开车回家的路上,科比路过斯台普斯中心。夜晚的斯台普斯中心灯火通明,巨大的电子屏幕上还在播放着湖人上个赛季的精彩瞬间。他放慢车速,看着那座熟悉的球馆,心里清楚:休赛期的每一滴汗水,都不是白费的。夏联的全胜只是一个开始,他要靠自己的努力,把前世的遗憾都弥补回来。属于他的湖人王朝,不能只靠记忆支撑,更要靠现在的每一次训练、每一次突破,扎实地前进。
喜欢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