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19日,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的紫色灯光下,每一声“防守”的呐喊都带着孤注一掷的迫切。第四节还剩20秒,记分牌上“87-89”的数字像两块石头,压在湖人球员的心头——火箭球权,奥拉朱旺在罚球线附近持球,右手轻轻拍着篮球,眼神扫过湖人防线,那是联盟所有球队都畏惧的“绝杀时刻”前奏。
奥尼尔站在篮下,膝盖微屈,汗水顺着脸颊滴进球衣领口,他刚在与奥拉朱旺的低位对抗中赔上一次犯规,此刻只能用目光死死锁住对手,却不敢贸然上前——过去两场,他太清楚“梦幻舞步”的诡异,稍有不慎就会被晃开空当。科比站在弱侧45度角,双手张开保持防守姿态,视线却没离开奥拉朱旺的肩膀和脚步——赛前反复观看的17段火箭绝杀录像里,他早已把“大梦”的习惯刻进脑海:左肩下沉是假动作,右脚后撤时重心后移才是真转身的信号,而最终的上篮路线,永远偏向篮筐右侧。
火箭没有叫暂停,斯托克顿和德雷克斯勒在外线拉开空间,把舞台完全交给奥拉朱旺。他果然开始了标志性的晃动:左肩微微下沉,身体向左倾斜,仿佛下一秒就要转身切入左侧篮下。奥尼尔下意识地向左横移半步,双手高举封堵路线,现场球迷的呐喊声瞬间拔高——可就在这一瞬间,奥拉朱旺右脚突然向后撤步,身体猛地向右扭转,右手将球护在身前,眼看就要切入篮下完成致命一击。
替补席上的菲尔·杰克逊猛地站起身,战术板被攥得发白;看台上的湖人球迷有人已经捂住了眼睛,仿佛不愿看到输球的结局。但就在奥拉朱旺即将完成转身、准备抬手上篮的刹那,一道黑色身影从斜后方疾驰而来——科比放弃了对位的德雷克斯勒,循着记忆里的路线提前切到篮下,右手精准地卡在奥拉朱旺护球的手臂下方,指尖轻轻一挑,篮球瞬间脱离掌控,弹向空中。
“啪!”断球声在嘈杂的球馆里格外清晰。科比不等球落地,弯腰抄起篮球,转身就向火箭半场冲去。斯托克顿和埃利慌忙回防,却被科比的速度甩在身后。他运球过中线时,眼角余光瞥见奥尼尔正沿着右侧边线全速跟进,没有丝毫犹豫,手腕轻翻,一记击地传球穿过两名火箭球员的缝隙,稳稳送到奥尼尔手中。
“轰!”奥尼尔接球后纵身跃起,单手将球扣进篮筐,篮筐剧烈晃动,记分牌跳成“89-89”,比赛还剩8秒!斯台普斯中心瞬间沸腾,紫色彩带从穹顶飘落,球迷们挥舞着“KOBE”的标语,欢呼声盖过了所有声音——这记抢断+助攻,像一道闪电劈开了败局的阴影,把湖人从淘汰边缘拉了回来。奥拉朱旺站在原地,看着篮筐上晃动的篮网,眼神里满是错愕,他征战NBA十余年,从未被一个19岁的新秀在绝杀时刻断下关键球。
火箭最后8秒的进攻仓促收场,德雷克斯勒的压哨跳投砸在篮筐前沿弹出,裁判吹响第四节结束哨,比赛进入加时——可此时的湖人,早已被连续高强度对抗榨干了体力。奥尼尔在一次防守中不慎崴脚,移动速度明显变慢;范埃克塞尔的传球开始出现失误,被火箭抓住机会打了两次反击;就连科比,也因为刚才的全力冲刺,呼吸变得急促,防守端的横移速度慢了半拍。
加时赛第2分15秒,奥拉朱旺改变策略,不再执着于个人进攻,而是在低位接球后吸引包夹,将球分给外线空位的斯托克顿。科比奋力扑防,却还是慢了一步,斯托克顿三分出手命中,94-91,火箭再次领先。此后湖人的进攻陷入僵局,科比两次突破上篮都被火箭补防封盖,奥尼尔的篮下强攻也因为脚踝伤势没能命中。最后10秒,湖人落后3分,科比接球后在三分线外被埃利死死贴防,他强行起跳投篮,手型因对抗微微变形,篮球砸在篮筐上弹了出来。
当裁判吹响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记分牌定格在101-98,湖人主场输球,系列赛比分变成2-1。斯台普斯中心的欢呼声瞬间消失,球迷们带着遗憾陆续离场,只有少数死忠还在看台上喊着“湖人加油”。科比站在场地中央,双手叉腰看着记分牌,汗水湿透的8号球衣贴在身上,眼神里满是不甘——他明明用抢断改写了第四节的结局,却还是没能守住胜利。
奥尼尔一瘸一拐地走过来,拍了拍科比的肩膀:“别难过,兄弟,没有你的抢断,我们根本撑不到加时。是我的脚踝拖累了球队。”范埃克塞尔也凑过来:“那记抢断太牛了,全联盟没几个人能做到,下次我们一定能赢回来。”科比点点头,却没说话,他走到场边拿起毛巾,反复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心里却在复盘加时赛的每一个防守回合:如果刚才扑防斯托克顿时再快一点,如果能提前预判火箭的传球路线,如果……
赛后新闻发布会,杰克逊的语气里带着遗憾,却特意提到了科比:“我们输了比赛,但不能否定科比的价值。那记抢断是整场比赛的转折点,他用防守证明了自己能在关键时刻成为球队的‘胜负手’——这种能力,在19岁的球员身上极为罕见。”当记者问科比“是否觉得加时赛的失利让抢断失去意义”时,他握着话筒,声音坚定:“不,抢断让我知道,我能在防守端帮球队赢球。这场输了,下一场我会做得更好,会用更多防守贡献弥补遗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