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洛杉矶盛夏,阳光炙烤着比弗利山庄的柏油路面,空气中弥漫着香槟与胜利的余韵。科比刚结束与阿迪达斯的签约庆功宴,拒绝了奥尼尔“彻夜狂欢”的邀约,独自一人驱车回到了自己的公寓。客厅的茶几上,摊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球鞋合同副本,“6年1亿零八千万美元”的数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旁边散落着几张皱巴巴的财经报纸,头版标题赫然写着——《科技股崛起:微软市值突破1500亿美元》。
脱下西装,科比换上舒适的运动T恤,径直坐在沙发上,指尖摩挲着合同上的金额数字。重生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清晰记得,上一世自己虽然凭借职业生涯积累了巨额财富,却在投资上屡屡碰壁,要么跟风涌入房地产泡沫,要么错失科技革命的浪潮,直到退役后才幡然醒悟,那些被自己忽视的科技企业,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缔造了财富神话。而其中,微软的崛起堪称传奇——1996年到2000年,其股价涨幅高达1089%,1997年正是这波暴涨的关键节点,无数早期投资者因此身价倍增。
“不能再重蹈覆辙了。”科比喃喃自语,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他深知,这笔亿元合同不仅是商业价值的体现,更是自己改写财富轨迹的起点。篮球生涯的巅峰终有尽头,但资本的增值能为自己的未来筑起坚实的屏障。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立刻弹出了财经网站的实时数据:微软当前股价为42.3美元/股,市盈率约为38倍,虽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但结合其持续增长的净利润和垄断性的操作系统市场份额,仍处于价值洼地。
科比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拨通了经纪人阿恩·特勒姆的电话。“阿恩,我需要你帮我联系最好的财经顾问和证券经纪人,明天一早,我要和他们见面。”他的声音沉稳,没有丝毫犹豫。
“科比?现在已经是深夜了。”特勒姆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随即又变得警惕,“你想做什么?投资吗?我得提醒你,刚拿到大合同,稳妥最重要,别跟风去碰那些高风险的项目。”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科比打断他的话,语气笃定,“我要投资微软,而且是大笔投入。你帮我筛选团队,要求只有一个——懂科技股,尤其是熟悉微软的运作模式和增长逻辑,不要那些只会推荐传统行业的保守派。”
特勒姆愣住了,他没想到科比会突然对科技股产生兴趣,而且目标如此明确。“微软?你为什么会关注这家公司?据我所知,科技股波动很大,风险可不低。”
“因为我知道它未来会有多强。”科比没有过多解释,重生的秘密无法与人分享,“你按我的要求去做就好,明天上午十点,让团队到我的公寓来。”
挂掉电话,科比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洛杉矶璀璨的夜景。他想起重生前偶然看到的资料:1997年,微软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已经占据全球个人电脑市场90%以上的份额,Office办公软件成为企业标配,而即将推出的Windows 98更是被市场寄予厚望。与此同时,互联网浪潮初现端倪,微软正加紧布局互联网服务,未来的增长潜力不可限量。上一世,自己正是因为对这些趋势视而不见,才错过了这场财富盛宴,这一次,他必须牢牢抓住。
第二天上午十点,特勒姆果然带来了一支专业的金融团队——首席投资顾问是曾任职于高盛的资深分析师马克·施奈德,证券经纪人则是华尔街知名券商的明星经纪人大卫·科恩,还有一位专注于科技行业研究的分析师莉娅·帕克。三人带来了厚厚的研究报告,摊满了整个茶几。
“科比先生,根据你的要求,我们整理了微软的详细资料。”马克·施奈德率先开口,打开了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微软的财务数据图表,“1996财年,微软营收达到86亿美元,净利润27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2%和45%;1997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8%,净利润同比增长51%,增长势头非常强劲。目前,微软在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市场形成垄断,护城河极深,而且正在布局互联网和企业级服务,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莉娅·帕克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市场对Windows 98的预期极高,这款产品预计明年推出,届时将带动硬件厂商升级,进一步扩大微软的市场份额。此外,微软的现金流非常充沛,截至1997年一季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62亿美元,没有长期负债,财务状况堪称完美。”
科比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疑问:“目前市场上对微软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比如反垄断风险,或者技术迭代的风险?”
马克·施奈德点了点头,赞许地看向科比:“你考虑得很全面。确实,有部分分析师担心反垄断调查会影响微软的发展,而且苹果、网景等公司也在发力相关领域。但我们认为,短期内微软的垄断地位难以撼动,反垄断调查更多是舆论压力,不会对核心业务造成实质影响;而苹果目前处境艰难,网景的浏览器虽然暂时领先,但微软的IE浏览器凭借与Windows系统的捆绑优势,未来大概率会实现反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