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台普斯中心的穹顶还笼罩在总冠军戒指颁发仪式的余温里,金色的光影在更衣室的战术板上流动,香槟的甜香与汗水的咸涩交织,却压不住会议桌两端逐渐升腾的凝重。长条桌的一头,禅师杰克逊指尖捏着半截粉笔,白色粉末落在黑色战术板上,画出的三角进攻路线凌厉如刀,一如他此刻不容置喙的语气。
“先恭喜大家,”禅师的目光先扫过众人指间闪烁的总冠军戒指——那枚镶嵌着钻石与紫金纹路的戒指,还带着颁奖台的余温,是上赛季卫冕成功的荣耀见证,“但戒指是过去的勋章,新赛季的难题已经摆在面前。”他话锋一转,红笔重重圈住战术板上几个进攻回合的标注,“昨晚的揭幕战,我们赢了,但过程暴露的问题比胜利更值得警惕。三角进攻的核心是‘无球驱动’,是空间、跑位与传球的三角闭环,不是某个人的持球独角戏。”
“昨晚的比赛大家都看到了,”禅师的目光扫过围坐的球员,最终落在蒂姆·哈达威身上,“三角进攻的核心是空间和无球跑动,每个人都是战术链上的一环,不是某个人的持球独角戏。蒂姆,你昨晚的持球时间平均每次进攻超过8秒,这打乱了整个节奏——科比和马里奥跑位跑出的空位,等你突破或犹豫时,早就被对手补防填满了。”
战术板上,禅师用红笔圈出几个进攻回合的时间节点:“这几个回合,科比绕掩护跑出空位,马里奥底线穿插到位,但球始终在你手里,最后要么强行出手,要么传球失误。三角进攻不需要固定的持球核心,无球移动创造的机会,远比单一个人的突破更高效。”
哈达威闻言,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带着不认同的神色。他刚加盟湖人,还没完全适应禅师的体系,但作为曾经的全明星后卫,他对自己的持球组织能力有着绝对自信。“菲尔,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最擅长的就是持球串联全队,”哈达威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让我像个定点投手一样站在三分线外等球,不仅浪费我的优势,也让第二阵容失去了组织核心。你看昨晚第二节我下场后,替补阵容的进攻有多混乱。”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战术报告,指着上面的数据:“我职业生涯场均助攻从来没低于6次,在热火时,我能带着角色球员打出流畅的进攻。湖人需要的是我的组织,而不是让我改变自己最擅长的打法去适应一个僵硬的体系。”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奥尼尔靠在椅背上,双手抱胸,脸上没什么表情——他只关心自己在内线能不能拿到足够的球权,至于外线谁持球,他并不在意。马里奥·埃利坐在角落,安静地听着,作为角色球员,他更倾向于服从教练的安排,只是偶尔抬头看看科比,似乎在期待这位球队核心的态度。
科比坐在会议桌的另一端,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揭幕战的混乱他看在眼里,禅师的坚持有道理,三角进攻的精髓确实在于无球跑动和多点开花,但哈达威的抱怨也并非没有依据。他想起前世的记忆,哈达威在小牛队正是以持球核心的身份,打出了场均8.6次助攻的华丽数据,带领球队实现胜率飙升。强行让他放弃持球,无疑是舍长取短。
而且,湖人的第二阵容确实需要一个组织者。揭幕战第二节,哈达威下场后,费舍尔虽然努力串联,但他的组织能力和视野远不如哈达威,导致替补阵容进攻停滞,被国王趁机拉开分差。如果能让哈达威在特定时段发挥持球优势,同时不破坏主力阵容的三角进攻体系,或许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有个想法。”科比终于开口,打破了会议室的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包括禅师和哈达威。科比站起身,走到战术板前,拿起粉笔在上面画了两条平行的战术路线,“三角进攻不一定非要一成不变,我们可以灵活调整。第一节和第三节,主力阵容按照原有的战术来,我和马里奥主打无球跑位,蒂姆作为传球点之一,减少长时间持球;到了第二节和第四节的前半段,让蒂姆带领第二阵容登场,给他充分的持球权,让他自由组织进攻,这样既能发挥他的串联优势,也能让第二阵容的进攻更流畅。”
他指着战术板上的第二阵容名单:“替补阵容里有罗伯特·霍里、德里克·费舍尔,还有布莱恩·肖,他们都能投能传,很适合和蒂姆配合。蒂姆持球突破时,他们可以拉到外线,或者切入篮下,正好能最大化他的传球视野。而主力阵容这边,我和马里奥专注无球,沙克在内线牵制,蒂姆作为补充传球点,节奏也不会被打乱。”
禅师皱着眉,手指轻轻敲击着战术板,陷入了沉吟。他执教多年,一直坚持三角进攻的纯粹性,但科比的提议确实戳中了问题的关键——哈达威的持球能力是湖人需要的,强行压制反而会适得其反。而且,湖人的目标是三连冠,战术的最终目的是赢球,而非固守某种体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