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沈清辞是被窗外清脆的鸟鸣声唤醒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暖融融的。她坐起身,昨夜与陆景珩密谈的沉重感还未完全散去,但看到身旁母亲和弟弟安稳的睡颜,心中又生出一丝踏实。她轻手轻脚地起床,打算去厨房帮忙准备早饭,顺便想想如何跟父母开口说分开的事。
刚走到院中,就看见阿福已经在井边打水了。“沈姑娘起得真早。”阿福笑着打招呼,“少爷吩咐了,今早的粥里让加些姑娘昨日说的百合和莲子,安神养心。”
“有劳阿福哥了。”沈清辞走过去帮忙,“我娘和弟弟昨夜睡得可好?”
“放心吧,周大嫂和小公子后半夜都睡沉了,鼾声均匀着呢。”阿福压低声音,“少爷的意思是,早饭后,由我慢慢跟沈老板和大嫂说明情况,姑娘看可好?”
沈清辞感激地点点头:“嗯,多谢阿福哥。我爹娘……就拜托你了。”
早饭时,气氛还算轻松。周氏喝着软糯的百合莲子粥,感叹道:“这庄子里的日子真是神仙过的,安静,吃食也精细。”
沈厚德扒拉着粥,憨厚地笑:“就是闲得慌,吃完早饭咱干啥?总不能真当老爷太太干坐着吧?”
小沈安舔着勺子上的蜜糖,奶声奶气地说:“爹,我们去抓蝴蝶!”
沈清辞勉强笑了笑,心里盘算着如何开口。
饭后,阿福果然找了个由头,请沈厚德和周氏去偏厅喝茶,说是商量一下日后在庄子里能做些什么活计,免得闲闷。沈清辞知道阿福是要说正事了,心中忐忑,便借口去药圃散心,带着小沈安出了门。
药圃在庄园深处,晨露未曦,各种药材生机勃勃,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草木清香。小沈安一到地方就撒欢儿跑去追蜻蜓了。沈清辞漫步在田埂上,看着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药草,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她蹲下身,仔细辨认着一株长势喜人的丹参,叶片肥厚,紫花初绽,是上好的活血化瘀之品。若能采些嫩叶,或许可以试试做一道活血暖身的药膳卤味……
正想着,她的目光无意间扫过药圃边缘靠近竹林的那一侧泥土,忽然顿住了。那里有一小片泥土的颜色,似乎与周围略有不同,更湿润些,而且……有几个模糊的、不像人也不像常见动物的脚印,浅浅地印在那里,像是被什么人或东西小心地踩过,又试图抹平,却留下了痕迹。
她的心猛地一跳!这庄子不是与世隔绝、十分隐秘安全吗?怎么会有新鲜的、奇怪的脚印?是庄子里的人?还是……有外人潜入?
她立刻警惕起来,不动声色地站起身,假装继续欣赏花草,眼角余光却仔细扫视着四周。竹林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她又看了看那脚印的方向,似乎是朝着庄园后山的方向延伸而去。
“姐姐!你看!大蝴蝶!”小沈安举着一个网兜兴高采烈地跑过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沈清辞连忙收敛心神,换上笑容:“安安真厉害!咱们再去那边看看有没有更漂亮的!”她牵起弟弟的手,故意绕开那片区域,朝着人多热闹的厨房方向走去。她得赶紧把发现告诉陆景珩或阿福!
刚走到厨房院外,就遇见阿福陪着沈厚德和周氏从偏厅出来。周氏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但情绪还算稳定,沈厚德则一脸凝重,看到沈清辞,强挤出个笑容:“阿辞啊,阿福兄弟都跟我们说了……爹娘明白,都是为了这个家好。你……你在这好好的,听陆公子的话,爹娘带安安去别处住些日子,等太平了就接你回家。”
沈清辞鼻子一酸,上前握住父母的手:“爹,娘,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也要保重身体,等着我。”
小沈安似乎也感觉到要分离,抱着姐姐的腿不撒手:“姐姐不走!安安要和姐姐一起!”
周氏抹着眼泪把儿子抱起来:“安安乖,咱们去个更好玩的地方,姐姐忙完了就来接咱们。”
好不容易安抚住家人,趁着阿福安排马车、父母回房收拾细软的空隙,沈清辞急忙将阿福拉到一边,压低声音急促地说:“阿福哥!我刚才在药圃那边,靠近竹林的地方,看到几个奇怪的脚印!不像是庄里人留下的!”
阿福脸色骤变,眼神瞬间锐利起来:“脚印?具体在什么位置?姑娘可看清了?”
沈清辞详细描述了位置和脚印的大致形状。阿福听完,眉头紧锁,低声道:“姑娘莫声张,我立刻去查看并禀报少爷。您先回房,暂时不要独自去偏僻处。”说完,匆匆离去。
沈清辞的心沉了下去。看来,她的担心并非多余!这看似平静的庄园,恐怕也并不绝对安全。
约莫半个时辰后,一辆普通的青布马车停在了小院外。沈厚德和周氏拎着简单的包袱,抱着小沈安,红着眼圈与女儿告别。周氏千叮万嘱:“阿辞,一定小心!有事就让阿福给捎信!”
沈厚德也哑着嗓子:“闺女,爹……爹等你回来卤猪头肉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寒门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zjsw.org)寒门小厨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