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倚着院角的老石栏开了,瓣子是揉过的软粉,沾着晨露时像姑娘未施粉黛的颊,风一吹就轻轻晃,似要把那点甜意晃进空气里。待日头爬高些,粉便慢慢沉下去,晕出浅红,到了傍晚,竟染了半片霞色,成了浓艳却不艳俗的红,活脱脱换了副模样。
秋风卷着几片银杏叶打它枝桠间过,它也不怯,只轻轻抖落瓣尖的凉,把细碎的香散在阶前——不似春桃浓烈,也不似夏荷清苦,是秋里独有的温软。暮色浓了,它便敛了些艳,红得渐渐柔和,仿佛在等夜里的露,再把明日的粉,细细酿出来。
暮色刚漫过院墙头,钱庆娘便搬了竹凳坐在老石栏旁,手里捏着半块没缝完的青布帕子,银针穿线时,目光总忍不住往芙蓉花上落。瓣子上的红已柔得像浸了温水,风掠过,一片花瓣轻轻巧巧落在她膝头,庆娘指尖一捻,软乎乎的,忍不住笑了。
“庆娘,药熬好了,我给你送过来。”院门外传来轻唤,接着是药箱铜扣碰撞的脆响,医女苏芷提着竹制药箱走进来,青布衣裙沾了点暮色的凉,发间却别着朵刚摘的浅粉芙蓉——是晌午她来诊脉时,庆娘顺手递她的。
苏芷把温着药的瓦罐放在石栏上,目光扫过满枝芙蓉,指尖轻轻碰了碰花瓣:“这花今日比昨日红得匀些,再过两日,瓣子收了,取些晒干,能和甘草配着,给你润润嗓子。”钱庆娘接过瓦罐,揭盖时飘出淡淡的药香,竟和芙蓉的温软香缠在了一起。
“还是你心细,”庆娘抿了口药,虽微苦,看了眼身边的苏芷和满枝芙蓉,倒不觉得涩了,“自打你住到村西,我这身子也利索了,每日看着这花,再等你送药来,倒成了盼头。”苏芷笑着把药箱往石栏边靠了靠,伸手拂去庆娘发间沾的芙蓉花蕊:“那明日我早些来,陪你看这花晨时酿粉的模样,定比今日还好看。”
庆娘点头,手里的银针又动了起来,月光慢慢爬上来,落在两人肩头,也落在那枝芙蓉上,瓣尖似已沾了星点夜露,正悄悄酿着明日的软粉。
中秋这日,苏芷来得格外早。东方才泛起鱼肚白,她臂弯挎着个盖蓝印花布的竹篮,还未进院门,声音已带着笑意传来:“庆娘,你看我带了什么来?”
庆娘推开窗,晨风捎来清甜的饼香。但见苏芷掀开布巾,篮中赫然躺着数月饼,并两只小巧可爱的兔儿爷。“今日中秋,我们晚上也拜月娘,可好?”苏芷将兔儿爷放在石栏上,那泥塑的玉兔身着彩袍,憨态可掬,倚着芙蓉根部的老石栏,仿佛也在仰头嗅那花香。
“好,好。”庆娘连声应着,心底泛起暖意。她转身从屋里端出方木盘,上头摆着红彤彤的石榴、嫩生生的莲藕,还有自己前几日熬的桂花酱。“只是我这身子,怕是熬不到月上中天……”她话音未落,苏芷已接过木盘,柔声道:“无妨,我们傍晚就摆起来。拜月,原也不全在时辰,心诚则灵。”
两人便在芙蓉树下忙活开来。木案是旧的,铺上苏芷带来的一方月白素绸,便将月饼、瓜果一一摆上。苏芷又取出两只以非遗绒花技艺制成的芙蓉绢花,别在案前,风一吹,绢花与枝头真芙蕖一同轻颤,竟难辨真假。
暮色四合,月轮初升,清辉如水银泻地。芙蓉花在月光下染上了一层胭脂色,比往日更添几分朦胧娇艳。苏芷扶着庆娘在案前站定,依照“女不祭灶”却也“拜月”的古礼,对着天边那轮圆月盈盈下拜。庆娘望着月神牌位的方向,心中默念的并非自身康健,而是愿此般安宁岁月长存,愿身边这暖心人永伴。
拜罢月光,苏芷又点亮一盏荷花水灯,小心放入阶前溪流。那灯载着一点暖光,晃晃悠悠,顺水漂远,与邻家放出的盏盏明灯汇成一片流动的星河。“真美啊,”庆娘倚着门框轻叹,“像是在广寒宫里宿了一般。”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苏芷轻声应和,扶庆娘坐回石栏边的竹凳上,又往她膝上盖了薄衾。她则从药箱里取出几包晒好的芙蓉花瓣,低头细细分拣。月色愈发皎洁,将两人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融在一处。
“这芙蓉,朝白暮红,一日凡三变,倒应了这团圆夜。”庆娘看着苏芷在月光下专注的侧影,忽然觉得,这医女便如院中芙蓉,其色虽日异,其质却恒久,将一份温软而坚韧的陪伴,静静融入这秋日的每一寸光阴里。
夜渐深,秋风卷着凉意,却吹不散满院由芙蓉花散发的温软香气与药草清苦交织的气息。苏芷抬头,见庆娘眼帘微垂,知她乏了,便轻声道:“明日我再来看花,也看你。”庆娘含笑点头,看那月光为苏芷发间的芙蓉与绢花都镀上了一层清辉,恍然觉得,这中秋的月与眼前的花、身边的人,都已在这温柔的夜色里,酿成了岁月中最甜暖的念想。
暮色如铁锈般沉淀在“灰狱”的石阶上,这里是位于河西道边缘的“砾石镇”,专用于关押涉及异族要案的囚徒。陈默坐在冰凉的石阶上,指腹反复摩挲着半块刻着突厥狼首纹路的玉佩。玉佩的裂纹像一道凝固的闪电,贯穿了狼的右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zjsw.org)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