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晨雾:鱼跃牵乡念,归舟载鲜肥
第四日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没散,像一层薄纱贴在河面上,沾得岸边的芦苇叶都湿漉漉的。何青山扛着那张补了又补的旧渔网,腰里别着个竹鱼篓,刚走到院门口,就见柳氏端着个布包追出来,手里还攥着顶旧斗笠。
“阿耶,把斗笠带上,雾大,别淋着头发!”柳氏把斗笠往他头上按了按,又打开布包,里面是两个热乎的胡麻饼,“路上饿了吃,河边风凉,打鱼别待太久,早点回来。”
兰娘也跟着出来,手里捏着根细麻绳,笑着往何青山鱼篓上系:“阿耶,您多打两条肥鱼,晚上咱们做清蒸鱼,再留两条大的,腌成咸鱼,等王二哥返程,捎给妹妹——妹妹信里没说吃没吃鱼,沙州那边胡饼多,肯定馋家乡的鱼了。”
何青山笑着应下,拍了拍鱼篓:“放心,你阿耶打鱼的手艺,还能让你们娘俩失望?这河段我熟,往年这时候,肥鲫鱼多得很,保准给你们打两条够大的。”说罢,他扛着渔网,踩着沾露的田埂往河边走,晨雾里,他的身影慢慢变得模糊,只留下斗笠尖上一点淡淡的轮廓。
到了河边,何青山先把渔网摊在岸边的青石板上,仔细检查了一遍补过的绳结——上次打鱼时勾到河底的石头,裂了个小口,是兰娘昨晚帮他缝补的,针脚虽不如柳氏细密,却也结实。他蹲下身,用河水洗了洗手,冰凉的河水激得他打了个寒颤,却也清醒了不少。
撑起那只旧木船时,船底擦过岸边的鹅卵石,发出“咯吱”一声轻响,惊飞了芦苇丛里的几只水鸟,扑棱着翅膀钻进雾里。何青山握着船桨,慢慢往河中心划,桨叶搅开晨雾,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河面上的雾沾在他的眉毛上,没多久就凝了细小的水珠,像撒了把碎星。
“往年这时候,兰儿总跟着来,坐在船尾帮我理渔网,薇娘就蹲在岸边,拿着根小竹竿,说要‘钓大鱼’,结果钓上来的全是小虾米,还哭着说虾米太小,不够给阿耶下酒。”何青山划着船,想起以前的事,嘴角忍不住翘起来,眼角的细纹里都透着暖意。他往河底看了看,水不算深,能隐约看见一群鲫鱼游过,连忙停下船,把渔网慢慢撒下去,网绳在手里绕了两圈,动作熟练得很。
等了约莫半柱香时间,何青山感觉手里的网绳往下一沉,心里一喜——有鱼上钩了!他慢慢往上收网,网里先是溅起几滴水花,接着就看见一条尺来长的肥鲫鱼,在网里扑腾着,银亮的鳞片在雾里泛着光。“好家伙,够肥!”他把鱼抓出来,往鱼篓里一放,又把渔网撒了下去。
这一上午,何青山运气格外好,先后打上来三条肥鲫鱼,还有两条巴掌大的鲤鱼。鱼篓渐渐满了,晨雾也散了,太阳爬高了些,照在河面上,泛着细碎的金光。他收起渔网,扛着鱼篓往回划,船桨划过水面,水声“哗哗”的,伴着远处的鸡鸣,格外热闹。
刚到岸边,就见柳氏和兰娘正站在岸边等他,兰娘手里还提着个竹篮。“阿耶,收获不少啊!”兰娘快步跑过来,伸手去摸鱼篓里的鱼,“这鲫鱼真肥,晚上清蒸,肯定鲜!”
柳氏也凑过来,帮何青山摘了斗笠,擦了擦他眉毛上的水珠:“累了吧?快回家歇会儿,我去烧热水,你洗洗手,咱们把鱼处理了,留两条大的腌上,给薇娘捎去,剩下的晚上吃。”
何青山扛着鱼篓往家走,脚步轻快:“不累!今日鱼多,薇娘爱吃咸鱼,咱们多腌两条,让她在沙州也能尝到家乡的鱼味。”
兰娘跟在后面,笑着说:“等妹妹回来,咱们再一起来河边打鱼,让她自己钓条大鱼,省得她总说以前钓的都是虾米。”
三人说说笑笑往家走,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鱼篓里的鱼偶尔扑腾一下,溅起几滴水珠,落在田埂上,沾湿了一点泥土,却也透着满满的生活气——这寻常的打鱼时光,藏着最朴素的牵挂,也藏着一家人盼团圆的心意。
院口鱼鲜:婉清寻味,乡意共牵
何青山一家刚走到院门口,柳氏就搬了张小板凳坐下,把鱼篓里的肥鲫鱼捞出来,放在清水盆里,兰娘则去灶房拿刮鳞刀和木盆,何青山靠在门框上,擦着手上的鱼鳞,正说着晚上清蒸鱼要多放姜去腥味,院外忽然传来一阵轻缓的脚步声。
抬头一看,只见一位女子牵着丫鬟的手,慢慢走了过来。女子身着月白素绸襦裙,裙摆绣着几枝浅淡的兰草,发间只挽了个简单的纂,别着枚银质兰簪,肌肤透着淡淡的白,像是刚从外乡来养病的模样,眉眼温婉,说话时声音柔得像浸了温水:“请问,这里是何老爹家吗?听闻您今日打了新鲜的鱼,我们想来买两条,做碗鲜鱼汤补补身子。”
她身边的丫鬟约莫十三四岁,穿件浅绿布裙,梳着双丫髻,发梢系着青绳,名字叫青禾,手里提着个竹编食盒,眼神机灵,先往盆里的鱼看了看,又笑着对柳氏拱手:“大婶好,我们家小姐叫慕容婉清,前几日来这附近的别院养病,听村里人说何老爹打鱼的手艺好,鱼鲜得很,就特意过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zjsw.org)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