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西道宣州青阳县县官:林砚秋
- 年龄:38岁
- 人物形象:身形中等,不胖不瘦,常年穿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圆领官袍,腰束素色革带,革带上只挂着一枚铜制印囊,无多余金银配饰,显露出几分清贫。面容算不上俊朗,却自带沉稳气质,额间有两道浅浅的细纹,是常年伏案断案、熬夜批卷宗磨出来的;眼角眉梢带着温和,唯独看卷宗、审案件时,眼神会变得锐利,像能看透人心。手上布满薄茧,掌心是握笔磨出的硬茧,指腹沾着淡淡的墨痕——哪怕吃饭时擦得干净,隔天翻卷宗、写判词,墨痕又会悄悄爬上指腹。说话语调平缓,不摆官架子,百姓来告状,哪怕是田间老农带着一身泥点闯进来,他也会先让人倒杯热水,等对方缓过劲再听诉求,唯独见着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人,才会沉下脸,语气里满是威严,案头常年摆着一壶凉茶、一摞百姓诉状,没有半件名贵摆件,只有窗台上一盆自己种的马齿苋,说是“见它耐活,像百姓过日子,看着踏实”。
正妻:沈书昀
- 年龄:35岁
- 人物形象:生得一副温婉模样,身形纤细,常穿月白或浅青的粗布襦裙,裙摆、袖口处绣着简单的兰草纹,针脚细密,都是自己灯下缝的,从不见她穿绫罗绸缎。发间只插一支素银钗,是当年陪嫁时母亲给的,钗尾略有磨损,却被擦得锃亮,偶尔会摘朵院里种的茉莉别在发间,添几分灵动。面容白皙,却不是养在深闺的娇弱白,而是带着几分生活气息的通透,眼角有淡淡的笑纹,笑起来时会弯成月牙,让人觉得亲切。手上没有涂脂粉,指腹有常年缝补、做饭留下的针痕和薄茧,指尖还沾着淡淡的皂角香——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打理家事,给熬夜断案的林砚秋熬杂粮粥,白天还会帮着整理没批完的卷宗,把杂乱的诉状按轻重排好,却从不多问官场事。百姓家里有难处,比如妇人生产缺布、孩子天冷没衣裳,她会悄悄把自己缝的衣物、攒的碎银托人送去,从不让人张扬,院里的菜畦种着青菜、萝卜,说是“自己种的菜新鲜,给官爷和来帮忙的衙役吃,也省些开支”,活得朴素却通透,把小家打理得妥帖又温暖。
暮春衙署粥香暖
暮春的雨,细得像牛毛,飘了大半天,把青阳县衙的青砖都润透了。后院的菜畦里,沈书昀正蹲在畦边,给刚冒芽的青菜拔草,月白襦裙的裙摆沾了点泥点,她却浑不在意,指尖捏着草茎轻轻一拔,草根带着湿土被拎出来,随手放进竹篮里。发间那支素银钗沾了雨丝,亮得晃眼,鬓边别着的一朵茉莉,被雨打蔫了,她也没摘,只笑着拢了拢鬓发——这茉莉是前几日院里开的,摘来别着,给林砚秋看,他说“看着清爽,像你”。
灶房里,砂锅里的杂粮粥正冒着热气,小米、红豆、燕麦熬得软烂,飘着淡淡的米香。沈书昀拔完草,擦了擦手上的泥,刚要去掀锅盖,就听见前院传来衙役的声音,带着几分轻快:“县太爷,张阿婆的案子断完啦?”
紧接着,是林砚秋的声音,平缓温和,还带着点笑意:“断完了,让阿婆先去灶房喝碗热粥,别淋着雨。”
沈书昀赶紧擦干净手,往灶房门口走,刚到门口,就看见林砚秋披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官袍,手里撑着一把旧油纸伞,伞面破了个小洞,雨丝顺着洞眼滴下来,打湿了他的肩头。他身后跟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是张阿婆,手里攥着个破旧的布包,身上的粗布衫沾了泥,冻得嘴唇发白,却一脸激动,看见沈书昀,赶紧作揖:“沈夫人,多谢县太爷,多谢您,俺家二郎总算洗清冤屈了!”
沈书昀赶紧扶住她,把人往灶房里让:“阿婆快坐,别客气,粥刚熬好,先喝碗暖暖身子。”说着,就去舀粥,还从碗柜里拿出个白面馒头——这馒头是前几日沈书昀特意蒸的,留着给来告状的百姓应急,平时家里只吃杂粮饼。
林砚秋把油纸伞靠在墙角,脱下湿官袍,沈书昀递过一条干毛巾,他接过擦了擦头发和肩头,指尖的墨痕还没洗干净,蹭在毛巾上,留下淡淡的黑印。“今日怎么这么晚回来?”沈书昀一边给张阿婆递粥,一边问他,语气里满是关切。
“张阿婆来告,说二郎被粮铺掌柜指认偷了两斗粟米,”林砚秋坐在灶房的小凳上,拿起沈书昀递来的杂粮饼,咬了一口,“我去粮铺查了,掌柜的说粟米少了两斗,可粮囤里的粟米,底下都发潮了,只有上面一层是干的,显然是掌柜自己卖了粟米,怕东家说,才冤枉二郎。”他说着,看向张阿婆,语气温和,“阿婆,往后二郎去买粮,记着让掌柜写个条子,免得再出事。”
张阿婆喝着热粥,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砸在粥碗里:“俺们庄稼人,没读过书,哪懂这些?要不是县太爷细心,俺家二郎就要被关起来了,往后地里的活,可就没人干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zjsw.org)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