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张良的一家五代都是韩国的相国。韩国灭亡后,张良散尽家财,想为韩国报仇。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到达阳武博浪沙时,张良派力士用铁椎袭击秦始皇,但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惊,下令搜捕刺客,但没找到;于是下令全国大搜捕十天。秦始皇登上之罘山,刻石立碑;然后返回琅邪,经上党进入关中。汉初三杰的之一的张良在这一年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又会展现怎么样的智慧来辅助刘邦建立汉王朝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公元前216年,朝廷命令百姓自报田地面积。次年,秦始皇巡游到达碣石,派燕人卢生寻找羡门,并在碣石门刻石。拆除城郭,疏通堤防。秦始皇巡视北部边境,从上郡返回关中。卢生从海上返回关中后,上奏了一份《录图书》说:“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于是派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
公元前214年,朝廷下令征发逃亡者、赘婿和商人为兵,攻占南越陆梁地,并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将五十万罪犯迁到五岭戍边,与越人杂居。
蒙恬驱逐匈奴,收复河南失地,设立了四十四个县。依据地形、地势修筑长城。长城从临洮延伸到辽东,绵延万余里。蒙恬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蜿蜒向北。军队在外征战了十余年,蒙恬常驻上郡,威震匈奴。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将那些执法不公、审判失误的官吏流放去修筑长城或戍守南越。丞相李斯上书说:“过去诸侯并立,各国争相招揽游学之士。如今天下统一,法令出自中央,百姓应当致力于农工,士人应当学习法令。然而现在的儒生不学习当今的法令,反而推崇古代的制度,批评当今的政事,迷惑百姓,传播非法言论。人们听到法令颁布后,各自用他们的学说来议论,内心那是相当的不服,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夸耀自己以博取名声,标新立异以显示高明,甚至煽动群众诽谤朝廷。如果不加以禁止,君主的权威就会下降,党羽就会在民间形成。必须禁止这种行为!我请求下令:史官所藏的非秦国史书一律烧毁;除博士官所掌管的书籍外,天下私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着作,都要上交郡守、郡尉烧毁。有敢私下谈论《诗》《书》的,处以死刑;以古非今的,实行灭族罪行;官吏知情不报的,与犯者同罪。命令下达三十天内不烧书的,处以黥刑并发配去修筑长城。不烧的书籍仅限于医药、卜筮、种树类的书。如果有人想学习法令,应以官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这一建议。这就是着名的焚书的原因。
魏国人陈馀对孔鲋说:“秦国将要毁灭先王的典籍,而你是这些书籍的主人,这不是很危险的吗?”孔鲋说:“我研究的是无用的学问,了解我的只有我的朋友。秦国不是我的朋友,我有什么危险呢?我将把这些书藏起来,等待有人来求取;等到有人来求取时,就不会有祸患了。”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派蒙恬修建直道,从九原直达云阳,开山填谷,长达一千八百里,修了几年都没有完工。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众多,先王的宫殿太小,于是在渭南上林苑中建造朝宫,先建前殿阿房宫,东西宽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殿上可坐万人,殿下可立五丈高的旗帜。周围修建阁道,从殿下直通南山,以南山之巅为阙门。修建复道,从阿房宫渡过渭水,连接咸阳,象征天极阁道横跨银河抵达营室。征发隐宫、刑徒七十余万人,分别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从北山开采石椁,从蜀、楚两地运送木材,全部运到关中。关中建造了三百座宫殿,关外建造了四百余座。秦始皇在东海朐县立石,作为秦朝的东门。迁三万户到骊邑,五万户到云阳,免除他们十年的赋税和徭役。
卢生对秦始皇说:“方术中说:君主应时常微服出行以避开恶鬼。恶鬼避开后,真人就会到来。希望陛下居住的宫殿不要让人知道,这样不死之药或许可以得到。”秦始皇说:“我是非常仰慕真人的。”于是自称“真人”,不再称“朕”。下令在咸阳周围二百里内建造二百七十座宫观,用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斥其中,各自按固定位置不得移动。皇帝的行踪如有泄露,就处死那些知道的人。秦始皇曾到梁山宫,从山上看见丞相的车马众多,心中就很不开心。有宦官就把这事告诉了丞相,丞相随后减少了车马。秦始皇大怒说:“这是宦官泄露了我的话!”审问时没人承认,便将当时在场的宦官全部处死,太残暴了。从此以后,无人知道皇帝的行踪,群臣处理政务,都在咸阳宫进行。
侯生、卢生私下议论秦始皇,随后就逃亡了。秦始皇得知后大怒,说到:“卢生等人,我厚待他们,他们却诽谤我!咸阳的儒生,我派人查问,发现有人散布妖言迷惑百姓。”于是御史审问所有儒生。儒生们互相揭发,最终查出四百六十余人犯禁,全部在咸阳坑杀,以警示天下;同时流放更多人戍边。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劝谏说:“儒生们都诵读孔子的经典。如今陛下用重法惩罚他们,我担心天下会不安定。”秦始皇大怒,派扶苏北上到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这就是坑儒的原因,议论诽谤你的大老板,还能有你的活路?这大概就是秦始皇最让人诟病的一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zjsw.org)资治通鉴新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