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院,高炉项目,正式开工!
李源的声音,如同惊雷,在骊山脚下这片被圈起来的广阔工地上空回荡。
每一个工匠的眼中,都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他们见证过这位年轻的院主,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将骊山工坊的产量翻了十倍不止;他们也见证过,那名为“天工壹号”的连弩,是如何在军方靶场上绽放出令人心惊胆寒的威力。
如今,这位无所不能的院主,要带领他们,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神炉”。
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
然而,当李源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在新建的议事大帐内,揭开那覆盖在巨大沙盘上的麻布时,帐内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就连一向沉稳的赵月,那双清冷的眸子里,也写满了震撼。
“这……这是……”
公输石更是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整个人几乎要趴在沙盘上,那双浑浊的老眼瞪得滚圆,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沙盘之上,矗立着一个造型无比怪异,却又充满了某种难以言喻的秩序与力量感的模型。
它不再是秦时常见的方形或圆形炼炉,而是一个下粗上细、整体呈圆筒状的庞然大物。
它的高度,按照比例尺换算,竟是达到了惊人的七丈有余!相当于后世二十多米的高度。
在那个时代,这绝对是一个超乎想象的巨型建筑。
模型的侧面,被剖开了一半,露出了内部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结构。
“诸位。”
李源的声音将众人从震惊中拉了回来。
他拿起一根细长的木杆,指向模型的底部。
“此为炉基与炉缸,用于承受整个炉身的重量,并汇聚融化的铁水。”
木杆上移,指向炉身最宽大的部分。
“此为炉腹,是炉料熔炼的核心区域。”
“再往上,是炉腰与炉身,炉料在此预热、还原。”
“最顶部,则是炉喉,我们所有的原料,铁矿石、石炭,都将从这里投入。”
他的讲解清晰而有条理,每一个名词,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冲击着在场所有人的认知。
王二站在人群最后,听得是云里雾里,但他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就够了。
李哥又要搞个大东西了!
而且是比兵马俑工坊那个大窑,还要大上无数倍的大家伙!
赵月和公输石则听得心驰神摇。
他们能从李源的讲解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谨到极致的逻辑之美。
“院主,”赵月指着炉腹周围一圈密密麻麻的管道模型,不解地问道,“这些管路,是做什么用的?”
李源微微一笑,这个问题,正中核心。
“问得好。”
他看向众人,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寻常炼铁,为何产量低下,品质不稳?”
公输石沉吟片刻,作为当世顶级的匠作大师,他对此最有发言权:“回院主,无外乎两点。其一,火不够旺。其二,风不够大。”
“说得对,但只说对了一半。”
李源用木杆点了点那些管道。
“火要旺,便要风大。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用皮囊鼓入炉内的风,是冷风。”
“冷风入炉,会瞬间带走炉膛内大量的热量,导致炉温不稳,甚至骤降。这便是为何我们炼出的铁,时好时坏,多为易碎的生铁。”
“而我的设计,名为‘热风循环’。”
李源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我们将炉喉排出的废气余热,通过这些管道,重新引回炉身底部。在进入炉膛之前,先将鼓入的冷风,预热成炽热的……热风!”
“如此一来,我们送入炉膛的,不再是夺走热量的冷风,而是为火焰添柴的……热风!”
“炉温,将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持续稳定!”
轰!
李源的话,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公输石和赵月脑海中的混沌。
热风!
利用废气余热,将冷风加热成热风!
这个想法,简直……简直是神来之笔!
他们从未想过,那些被白白排走的滚滚浓烟,竟然还能有如此妙用!
这已经不是技巧的范畴了,这是对“火之理”的极致洞察!
公输石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指着另一侧一个连接着巨大水车和皮囊的模型,声音颤抖地问:“那……那这个呢?院主,这个水车……莫非是用来……”
“没错。”
李源点头,揭晓了另一个核心设计。
“此为‘水力鼓风’。”
“我们将在高炉旁,修建一座高位水池。利用水位的高低落差,驱动水车转动。水车通过联动装置,带动这一排,足足二十个巨型皮囊,进行不间断地鼓风。”
“它的力量,将是人力鼓风的百倍。”
“它的耐力,将是无穷无尽,昼夜不息!”
如果说,“热风循环”是理念上的颠覆,那“水力鼓风”就是力量上的碾压!
公输石看着那精巧的联动装置模型,仿佛已经听到了那巨大的水车轰然转动,二十个巨型皮囊如同巨兽的肺叶般,发出沉重而有力的呼吸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