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次在细雨绵绵的廊檐下,进行过那场看似随意却暗藏机锋的谈话后,沐兮与孙应洋之间的关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
发生了一种微妙而迅速的转变。刻意营造的“偶遇”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光明正大、也更符合上流社会社交礼仪的正式邀约。
这变化流畅自然,仿佛本就该如此。
孙应洋的回应总是及时而体贴,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
他会在一个阳光和煦、慵懒弥漫的午后,将电话直接拨到霞飞路公寓,听筒里传来他温和醇厚、带着标准牛津腔调的中文:“沐小姐,下午好。”
“听说今天皇家茶室刚到了一批品质极佳的大吉岭春摘,不知我是否有这个荣幸,能邀你共品一杯”
“顺便聊聊你上次提到的那本《呼啸山庄》?”
他总能找到一个令人难以拒绝、又显得品味高雅的理由。
也会在某个周末清新的早晨,让相熟花店的伙计,准时送来一束带着晨露的、香气清雅的白色百合,花束中附着一张印刷精良、措辞优雅的卡片。
上面是他流畅的英文花体字,询问她是否愿意在晚间一同去国泰大戏院,观看新上映的、风靡上海的卓别林默片《摩登时代》,并共进晚餐。
沐兮几乎没有犹豫,一一应允。她需要这些接触,需要靠近他,如同飞蛾需要靠近那盏可能焚身也可能带来光明的烛火。
他们坐在铺着洁白挺括亚麻桌布、摆放着锃亮银质茶具的奢华茶室里,空气中弥漫着红茶醇香与司康饼刚出炉的暖香。
孙应洋学识之渊博,令沐兮暗自心惊。他能从狄更斯笔下的伦敦雾霭,自然过渡到王阳明“心外无物”的哲学思辨;
能轻松解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性复杂,又能精准点评当下上海滩证券交易所的风云变幻。
他的见解独到而深刻,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却又丝毫没有掉书袋的学究气,总能将那些沉重或深奥的话题,用轻松、优雅、充满智慧的方式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他的举止,从执壶斟茶的弧度到用餐巾擦拭嘴角的动作,都完美符合一个受过最顶级英伦贵族教育熏陶的绅士形象——矜持、礼貌、周到,始终保持着一种令人舒适、却又无法真正逾越的距离感。
他们也坐在灯光幽暗、只有黑白影像无声流转的电影院里,卓别林滑稽的肢体动作引得周遭观众爆发出阵阵压抑的低笑。
沐兮偶尔会从屏幕上移开目光,悄悄侧目,看向身旁的孙应洋。
在屏幕光线的明明灭灭中,能看到他专注凝视的侧脸轮廓,线条清晰而优雅,嘴角不受控制地噙着一丝被幽默剧情逗乐的、真实而松弛的笑意。
这让他看起来少了几分平日的精明沉稳,多了几分符合他年龄的生动。
他会极其自然地将手边那桶散发着奶油香气的爆米花,向她那边轻轻推近一些,一个细小、寻常却透着体贴关怀的动作,做得无比自然。
他们甚至再次回到了那个一切疑惑开始的地方——网球场。
这一次,沐兮不再是围栏外心事重重的旁观者。孙应洋早已为她准备好了一副适合女性初学者的、重量轻盈的球拍,耐心地、一步步教导她最基本的握拍姿势、准备姿态和移动步伐。
“手腕要放松,像这样,不要太僵硬,”
他的指导清晰而专业,语气温和,“眼睛要始终盯着球,预判它的落点。”
有时,他会站到她身后,虚虚地、极有分寸地扶着她的手臂,帮她纠正挥拍的角度,或者轻轻点一下她的腰侧,提醒她重心转移。
他把握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给予了必要的指导,避免了肢体上的真正冒犯,却又在阳光和运动营造的特殊氛围下,显得足够亲近,仿佛他们已是相识多年的老友。
然而,正是在这阳光灿烂、充满活力的网球场上,看着他奔跑、跳跃、挥拍,额发被汗水浸湿,贴在饱满的额角,那充满生命力的身影。
与记忆中少年兄长在自家后院球场上的矫健身姿,重叠度越来越高,几乎达到了一种令她心脏骤缩、呼吸困难的逼真程度!
那阳光下的笑容,挥臂的弧度,甚至喘息时胸膛的起伏……每一个细节都像一把重锤,猛烈地撞击着她记忆深处那道本就不甚牢固的闸门。
可是,越是靠近,观察得越是仔细,沐兮心中的迷雾非但没有散去,反而愈发浓重,如同黄浦江上终年不散的海雾。
不仅仅是外貌和运动姿态那惊人的相似。
是他不经意间、毫无防备流露出的某些极其私密的小习惯。
比如在思考一个复杂问题,或者倾听她说话时,他放在桌面上的右手食指,会无意识地、带着一种特定节奏,轻轻敲击着光洁的桌面,“嗒…嗒嗒…嗒”,那节奏和轻重,与她记忆中兄长沐景明沉思时的习惯,几乎分毫不差。
比如在茶室品尝那些过于甜腻的英式点心时,他会极快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微微蹙一下眉头,那是他味蕾对过度甜味的本能排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烬余玉:孤影乱世情难全请大家收藏:(m.zjsw.org)烬余玉:孤影乱世情难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