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却弯下腰,扶起岳飞,目光灼灼地望着他:“鹏举,你忘了我从小教你的话?咱们岳家世代忠良,如今国家危难,百姓遭难,你身为男子汉,岂能只想着自家的小家?若大宋没了,咱们的小家又能保住多久?”她顿了顿,声音愈发坚定,“你爹走得早,我独自把你拉扯大,不是让你做个只知守着妻儿的懦夫,是让你做个能为国家出力、为百姓撑腰的好男儿!”
李氏也走上前,握着岳飞的手,柔声道:“相公,你放心去吧。娘和云儿有我照顾,你在前线好好打仗,一定要平安回来,咱们还等着看你收复河山呢!”
岳云拉着岳飞的衣角,仰着小脸,脆生生地说:“爹,你要像说书先生讲的英雄那样,杀尽坏人,保护大家!”
岳飞望着母亲坚定的眼神,看着妻子温柔的笑容,听着儿子稚嫩的话语,心中的纠结与愁绪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滚烫的热血。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母亲和妻儿深深一揖,声音铿锵有力:“娘,媳妇,你们放心!孩儿此去,定当奋勇杀敌,不收复河山,绝不回来见你们!”
姚氏点了点头,转身对李氏说:“去把我准备的东西拿来。”李氏连忙从随身的包袱里取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针、线和一瓶墨汁。姚氏坐在一旁的石头上,对岳飞说:“鹏举,你过来。”
岳飞走到母亲面前,姚氏让他解开上衣,露出宽厚的后背。她拿起针,在墨汁里蘸了蘸,望着岳飞的后背,眼中闪过一丝不舍,却还是咬了咬牙,将针狠狠刺了下去。
“娘!”针尖刺入皮肤的疼痛传来,岳飞却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他知道,母亲这一针,不仅是刺在他的背上,更是刺在他的心里,是要让他永远记住“忠”与“国”二字。
姚氏的手有些颤抖,却依旧稳稳地运着针,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她对儿子的期望与嘱托。周围的人渐渐围了过来,看着这一幕,都默默屏住了呼吸——有人眼中泛起泪光,有人握紧了拳头,连刘浩都站在一旁,神色肃穆。
不知过了多久,姚氏终于放下针,用布擦去岳飞后背上的血迹与墨汁。只见岳飞的后背上,赫然出现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尽忠报国”。这四个字,不仅刻在他的皮肉上,更刻进了他的骨血里,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墨光,似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姚氏抚摸着儿子后背上的字迹,泪水滚落,却笑着说:“鹏举,这四个字你要记一辈子。无论将来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忘了自己的初心,不能忘了国家与百姓。”
岳飞穿上衣服,对着母亲深深一拜:“娘,孩儿记住了!‘尽忠报国’这四个字,此生不忘!”
他转过身,走到刘浩面前,双手抱拳,声音洪亮:“末将岳飞,愿加入将军麾下,投身抗金前线,誓死保卫大宋河山!”
刘浩看着岳飞后背上隐约可见的字迹,又望着他眼中熊熊燃烧的斗志,心中大喜,当即上前扶起他,哈哈大笑:“好!好一个岳飞!有你这样的壮士加入,咱们抗金的力量又壮大一分!从今日起,你便在我麾下任职,待日后立下战功,我定会上奏朝廷,为你请功!”
岳飞再次对着母亲和妻儿躬身一揖,转身跟着刘浩走向军营。他没有回头,却能感受到母亲和妻儿的目光一直落在他的身上,那目光里没有不舍,只有期望与祝福。
秋风再次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却吹不散岳飞心中的热血。他握着手中的长枪,步伐坚定地走向军营——那里,有等待他的战友,有需要他守护的国家,有他此生不渝的“尽忠报国”之志。他知道,前路必定充满荆棘与危险,金军的铁蹄依旧嚣张,朝堂的局势依旧复杂,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的背上,刻着母亲的嘱托;他的心中,装着大宋的河山与百姓。
相州城的城门缓缓在他身后关上,而他的前方,是抗金的战场,是收复河山的希望,是一条充满热血与牺牲,却也承载着无数人期盼的道路。岳飞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大步向前走去,每一步都似踩在坚实的土地上,也似踩在实现“尽忠报国”誓言的道路上。
岳飞随刘浩转身踏入军营,刚过演武场,便闻一阵金铁交鸣之声破空而来。循声望去,只见校场中央两杆长枪正斗得难解难分——一杆滚银枪如白蛇吐信,枪尖寒芒吞吐,每一次刺出都带着裂风锐响;另一杆虎头湛金枪似银龙出海,枪杆扫处尘土飞扬,竟将对方攻势尽数卸在三尺之外。
“好枪法!”围观将士的喝彩声此起彼伏,岳飞定睛细看,那使滚银枪者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正是许久未见的杨再兴;而持虎头湛金枪之人,银甲白袍映着日光,眉宇间透着一股凛然正气,不是王棣是谁?
“杨贤弟这招‘杨家枪’越发精进了!”王棣枪尖一挑,借力旋身,枪杆扫过杨再兴腰间,却在触到对方甲胄时骤然收势,“只是枪路太急,若遇强敌,恐难持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铁马冰河肝胆照请大家收藏:(m.zjsw.org)铁马冰河肝胆照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