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好!”人参精的须子晃了晃,像在拍胸脯,“咱给乐乐开个‘消食通滞套餐’,把肠胃里的‘积滞’化了,肚子就不疼了!秋雁丫头,你记着,乐乐太小,内服的药得轻,再配点外用的温敷,双管齐下,既消食又不伤脾胃!”
秋雁赶紧拿笔,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参爷爷,您说具体点,外用啥药?内服啥药?用量多少?煎药有啥讲究?”
“听我给你数!”人参精的声音透着股自信,“咱这方案是‘外用温通、内服化积’的路子,每步都得轻:
- 外用:阿魏3g(用晒干的)、生姜5g,这俩是‘肠胃通堵搭档’。阿魏是‘消食小猛将’,能直接把肠胃里的积滞化了;生姜是‘温胃小暖炉’,能中和阿魏的冲劲,还能暖着肠胃,不让药劲太寒。先把阿魏研成细粉,生姜切末,加少量温水调成糊状,敷在乐乐的肚脐上,用纱布裹住,再用暖水袋隔着纱布温敷15分钟——肚脐通肠胃,药劲能直接渗进去,像给堵着的水管浇温水,通得快还不疼;每次敷完把纱布取下来,别闷太久,免得捂出红疹,一天2次。
- 内服:保和丸加减,这是‘化积小药方’,把肠胃里的积滞慢慢化了,不往深处堵。神曲6g(消食的,像给肠胃‘磨豆子’,把积滞磨碎),麦芽6g(化谷的,能消米面积滞,跟神曲搭伙,啥积滞都能化),山楂6g(消肉积的,乐乐吃多了红烧肉,就得靠它),莱菔子5g(降气的,把肠胃里的胀气排出去,像给水管子开个排气阀),陈皮3g(理气的,让肠胃里的气顺起来),茯苓5g(健脾的,护着乐乐的脾胃,像给嫩豆腐盖层保鲜膜),阿魏2g(研末冲服,比煎服劲足,还不浪费药气)。这几味药(除了阿魏粉)加水一碗半,煎成半碗,放温了加1小勺红糖,给乐乐分两次喝,早晚各一次——红糖能调味,乐乐不抗拒,还能暖脾胃,让药劲更顺。
- 特别注意:乐乐的药里绝对不能加芒硝、大黄这些太猛的药,像给小水管用大锤子,会砸坏肠胃;也不能用太多量,小孩的脾胃经不起大风大雨,每味药都得减量,比成人少一半还多,这叫‘小儿用药宜轻宜缓’,记牢了!”
梁大宽补充道:“张阿姨,这外用的药每天敷2次,每次15分钟,内服的药每天一剂分两次喝,煎的时候记得先把除阿魏粉外的药泡10分钟,再开火煎,煎20分钟就行,别煎太久,药劲会散;阿魏粉要在药汁煎好后放进去,搅拌均匀再喝,别跟其他药一起煎,会把臭味煮得更重。敷药的时候要是乐乐嫌烫,就把暖水袋的温度调低些,别硬敷,免得烫着皮肤。”
“还有外治的小窍门!”人参精生怕漏了什么,赶紧插话,“你让张阿姨给乐乐多喝温小米粥,别喝凉水,凉水会凉着肠胃,像给堵着的水管浇冰水;也别给乐乐吃油腻、生冷的东西,比如冰淇淋、炸鸡,这些都会加重积滞,让乐乐更疼;可以顺时针给乐乐揉肚子,每次揉10分钟,一天3次,揉的时候力度要轻,像摸棉花似的,能帮着肠胃动起来,让积滞排得快——就像给不动的肠胃‘推小车’,慢点开,积滞就出去了。”
秋雁把外治方法记下来,抬头问:“张阿姨,乐乐现在没拉大便,用不用加开塞露?我怕他积滞太久,毒素排不出去。”
“别用!”人参精的声音提高了些,像在喊话,“开塞露太猛,会刺激乐乐的肠道,像给小水管用蛮力捅,下次还容易堵。咱用揉肚子和内服的药慢慢通,比开塞露温和,还能让肠胃自己动起来——等药劲上来,乐乐自己就能拉大便,到时候积滞排了,肚子就不疼了,这才是治本!”
张阿姨听得连连点头,赶紧说:“我记着了!我这就给乐乐揉肚子,不给他吃油腻的,只喝小米粥!”
“张阿姨,您先抱着乐乐在候诊区坐会儿,我去抓药,顺便给乐乐弄点小米粥,先垫垫肚子,别让他饿太狠。”秋雁收起笔记本,转身走向中药柜。她拿起最小号的戥子,动作熟练地抓药:阿魏是棕黄色的块状,闻着有股冲鼻的臭味;神曲是棕褐色的,带着点麦香;麦芽是淡黄色的,颗粒饱满;山楂是深红色的,晒干的果肉皱巴巴的;莱菔子是淡绿色的,像小芝麻;陈皮是橙红色的,闻着有股清香;茯苓是白色的,切成小块,摸起来软乎乎的。
抓完药,秋雁先把阿魏放进研钵,慢慢研成细粉,粉末是棕黄色的,臭味比块状时更冲,她忍不住捂了捂鼻子,又赶紧把生姜切末,加少量温水调成糊状,用棉签蘸着敷在乐乐的肚脐上,再用纱布裹住,拿过暖水袋,调至温温的,隔着纱布敷在上面。乐乐刚开始嫌暖水袋有点烫,秋雁又把温度调低些,乐乐就不闹了,乖乖地靠在妈妈怀里。
接着煎内服药,秋雁把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放进药罐,加水一碗半,泡10分钟后点火煎。20分钟后,药汁煎成了半碗,棕黄色的药汁带着点麦香,秋雁把药汁滤出来,放温了加1小勺红糖,再加入阿魏粉,搅拌均匀,装在小杯子里:“张阿姨,这是内服的药,现在就能喂乐乐喝一点,喝完再喂点小米粥,减轻药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参仙医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参仙医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