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马叔的“人才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林舟的问题,像一盆冰水,浇熄了李瑞刚刚燃起的兴奋火焰。
那把“宝剑”——“人才基金”,锋利、精准,能斩断束缚人才起飞的资金枷锁。可如果持剑之人,连自己的后背都护不住,那这把剑再锋利,又有什么用?
指挥室里,刚刚活跃起来的气氛再次凝固。
李瑞脸上的激动神色慢慢褪去,他皱着眉,在白板前来回踱步。他是个解决问题的人,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寻找一个技术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开发一个‘一键举报’系统?”他试探着说,“嵌入到政务APP里,所有认证过的高层次人才,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上传证据,系统直达‘裁判所’和纪委的后台……不行,”他自己先摇了头,“这只能事后追惩,无法事前预防。而且,谁会天天录音录像地去防着别人?”
苏晓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清冷。她从制度层面思考,补充道:“我们可以制定一部《江北省高层次人才权益保障条例》,用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侵害人才权益的行为和对应的处罚措施。但这同样面临取证难、执行难的问题。法律是最后的底线,不能成为日常的工具。”
技术和法律,似乎都只能提供被动的、滞后的保护。那面能主动防御,能让人安心的“盾牌”,到底该是什么样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马叔身上。
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从始至终都只是安静地听着。他不像李瑞那样懂资本,也不像苏晓那样懂法条,更不像林舟那样能从云端俯瞰全局。他懂的,是人,是柴米油盐,是那些大人物们看不见,却能把英雄好汉活活磨死的琐碎日常。
马叔感受到了众人的注视,他摩挲着那根没点燃的香烟,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在回忆什么。
“我那个小老乡,”他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就是开公司那个。他跟我说过一件事。”
“他当年刚创业的时候,孩子正好要上小学。他不是本地户口,也没买学区房,跑了不知道多少趟教育局,门都进不去。后来托人找关系,请了七八个人吃饭,送出去的礼都够孩子交十年学费了,才勉强进了个菜小。他说,那段时间,他看着电脑屏幕上复杂的代码,一点都不觉得累。可一想到要去求人、去喝酒、去说那些自己都不信的奉承话,就觉得心力交瘁,有好几次都想把公司关了,回鹏城去。”
一个简单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商战,没有你死我活的博弈,却让李瑞和苏晓都沉默了。
是啊,一个能改变世界的科学家,可能会被孩子入学的难题绊住。一个能创造千百个就业岗位的企业家,可能会因为父母住院的一张床位而焦头烂额。
这些事情,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生活的常态。但对于那些时间成本极高、精力高度集中的顶尖人才来说,这些就是不断消磨他们心力的“制度性内耗”。
“盾牌……”马叔咂摸着这个词,摇了摇头,“我觉得,他们需要的不是盾牌。”
他抬起头,看着林舟,眼神里有一种朴素的智慧。
“他们需要的,是个‘保姆’。一个能替他们干所有杂活、脏活、累活的贴心保姆。”
“保姆?”李瑞愣了一下,这个词的画风,和他们刚才讨论的“基金”、“裁判所”相比,实在太过接地气。
马叔嘿嘿一笑,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对,就是保姆。你林常委,你李处长,你们是大领导,想的是怎么给人才搭台子,让他们唱戏。可你们想过没有,角儿上了台,嗓子渴了谁给递水?鞋带散了谁给系上?家里老娘病了,谁管接送?这些事,你们管得了吗?”
他伸出一根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胸口:“这些事,得我们这种跑腿的来管。”
“我琢磨着,”马叔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说话也越来越顺溜,“咱们也别搞什么高大上的机构了,就成立一个‘人才服务中心’。这个中心,不归哪个厅哪个局管,就挂在你们那个‘裁判所’下面,或者干脆就跟‘人才基金’放一块儿办公。”
“这个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求不高。不用是博士,也不用是硕士,就一条:腿脚麻利,脸皮要厚,还得是个热心肠的‘万事通’。最好是从社区、街道这些地方,把那些最有办法、最会跟人打交道的老大姐、小灵通都给招进来。”
“以后,凡是经过咱们‘人才基金’认定的高层次人才,落地江北,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们配一个专属的‘客户经理’,不,叫‘服务专员’!”马叔一拍大腿,为自己想出的这个新词感到满意。
“这个服务专员,手里就一张电话号码表。人才本人,只需要记着服务专员一个人的电话就行了。孩子要上学?一个电话打过来,服务专员负责跑教育局、跑学校,把最好的学位给他协调好。老人要看病?一个电话打过来,服务专员负责联系医院、挂专家号,安排床位。老婆想开个咖啡馆?服务专员负责跑工商、跑税务,全程代办所有手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请大家收藏:(m.zjsw.org)官场推演:我设计的未来震惊全球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