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蒙军驰援四川的事儿尘埃落定,石勇带着弟子们在嘉定府打得有声有色,苏晴传来的消息说,蒙古军的攻势已经被遏制住了,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接下来,就该轮到改革的第三件大事——优化丐帮情报网。
丐帮的情报网说起来厉害,弟子遍布天下,上到朝廷官员的动向,下到街头巷尾的鸡毛蒜皮,都能打听得到。但问题也很明显:信息太杂太乱,传递效率低,还经常出现重复或者矛盾的情况。就像上次蒙古间谍混进襄阳城,明明好几个分舵的弟子都见过可疑人物,可情报零零散散报上来,等汇总分析完,间谍都快得手了。
我找情报堂的新任长老李锐聊了聊。李锐是陈默的徒弟,继承了师父的追踪本事,脑子也灵活,就是做事还带着点老派的固执。
“李锐,你觉得咱们情报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坐在情报堂的木桌前,手里翻着一堆乱七八糟的情报纸条,有写在麻纸上的,有刻在木片上的,还有用炭笔涂在树皮上的,看得我头都大了。
李锐挠了挠头:“林长老,俺觉得吧,就是情报太多太杂,整理起来费劲。有时候一件事儿,好几个弟子都报,说法还不一样,俺们得花好几天时间核实,等弄清楚了,黄花菜都凉了。”
“你说到点子上了。”我把手里的纸条一扔,“咱们丐帮弟子多,这是优势,但优势没用好,就成了劣势。现在的情报传递,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没有章法。我想给情报网搞个‘分级传递制度’,再用新的方法整理情报,你觉得怎么样?”
李锐眼睛一亮:“分级传递?新方法?林长老,您具体说说!”
“简单说,就是把情报分个三六九等。”我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金字塔,“最底层是‘民生情报’,比如物价、流民动向、地痞恶霸的活动,这些由各分舵的普通弟子收集,每天汇总到舵主那里;中间一层是‘江湖情报’,比如其他门派的动向、邪派势力的活动,由分舵的情报专员收集,三天汇总一次,上报到总部情报堂;最顶层是‘军政情报’,比如蒙古军的动向、朝廷的政策变化、官员的勾结情况,由总部直接派遣的暗探收集,随时上报,优先处理。”
李锐盯着我画的金字塔,若有所思:“这样一来,情报就有主次了,不用再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怎么确保情报的准确性呢?”
“这就是第二件事,建立‘交叉验证’机制。”我说道,“同一个地区的情报,至少要有两个不同来源的弟子确认,才能记录在案。如果两个来源的情报不一样,就标记出来,派专人去核实。另外,我还想给每个分舵、每个情报员编个编号,情报上报的时候,注明编号和时间,这样出了问题,也能查到源头。”
李锐听得连连点头:“这个办法好!以前有些弟子报假情报领赏钱,俺们都查不出来,有了编号和时间,看他们还敢不敢!”
“还有情报整理,”我继续说道,“现在都是靠脑子记、靠纸条堆,找个旧情报得翻半天。我想搞个‘分类记账法’,把情报按地区、按类型、按等级分类,用统一的符号记录,整理成账本,这样查起来一目了然。”
我拿出一本自己画的样本,上面分了“襄阳地区”“江南地区”“西北地区”等栏目,每个栏目下面又分了“民生”“江湖”“军政”三类,还用简单的符号标注了情报等级:“★”代表紧急,“△”代表重要,“○”代表普通。
李锐拿起样本翻了翻,越看越兴奋:“林长老,您这法子太妙了!以前俺们找一份蒙古军的情报,得翻好几箱纸条,现在按分类一查,分分钟就能找到!”
“妙就好。”我笑了笑,“不过这事儿推行起来,肯定会遇到阻力。很多老情报员习惯了老办法,未必愿意学新的。你得带头,先在总部情报堂推行,然后再推广到各分舵。”
“您放心!”李锐拍了拍胸脯,“俺这就组织情报堂的弟子学习,保证尽快把新制度落实下去!”
话虽这么说,推行起来还是困难重重。
第二天,我和李锐在情报堂召开了全体情报员大会,宣布了新的情报分级传递制度和分类记账法。果然,话音刚落,就有几个老资格的情报员站了出来反对。
带头的是个叫老鬼的六袋弟子,据说在情报堂干了二十多年,眼线遍布襄阳城,为人油滑,很有威望。
“林长老,您这新制度也太麻烦了吧?”老鬼叼着一根烟杆,慢悠悠地说道,“俺们干情报这行,讲究的是快、准、灵。按您这法子,收集个情报还得编号、分类,传递还得分级,耽误了时间,情报还有个屁用?”
“就是!”另一个情报员附和道,“俺们都习惯了以前的法子,写纸条、传口信,简单直接。您这新法子,又是记账又是符号,俺们这些大老粗也学不会啊!”
“还有那交叉验证,”老鬼接着说道,“有时候俺们好不容易弄到一条重要情报,还得等另一个人确认,等确认完了,情报都过时了!林长老,不是俺们故意抬杠,您这新制度,根本不适合丐帮的情报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丐帮神丐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丐帮神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