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贾泽率领残部仓皇北撤。
双炀城一役,大军折损过半,旌旗辎重尽弃。贾泽率领残兵,行至洹水时,忽见前方烟尘大作,原来是并州刺史王弥率部来援。
王弥望见贾泽狼狈的模样,滚鞍下马:“主公何以至此?”
贾泽喉头滚动,却只吐出几缕白气,无言以对,往日的雄心壮志此刻消散的无影无踪。
幕僚孙秀突然抚掌大笑,笑声在士气低迷的军阵中显得格外刺耳。
贾泽按刀怒目:“汝何故发笑?”
孙秀道:“臣在笑那杨渊不知死活,竟敢挑衅大王。”
贾泽拔刀:“你是在羞辱我吗?”
孙秀不紧不慢道:“主公坐拥北地二州,根基雄厚,不过区区一场小败,为何哀叹?为何丧志?”
贾泽一愣,忽然明悟:“啊,若非彦才点醒,本王险些灰心。”他问王弥:“爱卿,此行带了多少兵马。”
王弥道:“可组军阵的精兵四万,胡儿杂兵十七万。”
贾泽皱眉:“怎么才带来一半精锐?”
王弥解释:“西京蛊尸暴动,出了四个厉害的邪祟,如今包围西京的十六座关城,失守尽半。很多孽兽和蛊尸都涌入河东,平阳郡南部已现尸潮。末将不得不留三万精锐,驻守平阳,一万把守关隘,防备五部胡儿趁机作乱。”
贾泽刚想呵斥,被孙秀悄悄拉住袖子,他压下怒火。
孙秀道:“王将军,符印何在?”
王弥一怔,取出刺史印信与虎符奉上。
孙秀将印信收缴,以命令的口吻说道:“王将军,你现在带领两万胡儿军收拢溃兵,我和大王在邺城等你回来。”
‘收拢溃兵’四字刺得王弥耳根发烫。
他本东莱人,出身世家,少时熟读兵书,弓马娴熟。恰逢乱民起义,他投身军务,一路转战青、徐、兖、豫诸州,烧杀劫掠,所过之处城郭为墟,人送诨号“飞豹“。
虽然他账下积攒的贼首过千,但没有靠山,始终不得朝廷重用。
直到十五年前,王弥耗尽家财攀附上京营节度使贾泽,被安插到并州任典兵都尉。
几年前,贾泽失势被外放,调任并州刺史,王弥本欲改换门庭。却不料贾泽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趁邺城空虚,竟举兵占据此雄城。
朝廷被迫封其为邺城王。王弥也在贾泽举荐下升任并州刺史,暂时收敛了异心。
此番贾泽起兵反叛,王弥之前还暗自欣喜——若是主公做了皇帝,他就是开国功臣,何愁富贵?
但如今看来,一个小小的双炀城就能挡住此人,可见是脓包废物,庸碌之辈。
王弥摸着空荡荡的印囊,只觉悔意如毒蛇噬心。然而事情已定,后悔无异,他当即来到大营,聚拢五部胡人,出营收拢溃兵。沿途所见,尽是丢盔弃甲的残兵败将。忙了一天,经点算,收拢的精兵不足三万,杂兵倒有近十万之众。这些乌合之众大多数都是老弱,还有一些是随军商人。
等王弥赶回邺城时,正逢贾泽与孙秀在议事厅商议对策。
贾泽道:“孤对杨渊恨之入骨,当合军一处,寡人就不信拿不下双炀城。”
孙秀附议:“主公说得对。先是大雨,又是小败,拖得越久,局势对我们越不利,应该速战速决,一举攻下双炀城!”
王弥冷笑出声:“孙参军此言差矣。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我军新败,粮草短缺,甲胄不全,数师尽没,如何强攻?”
孙秀正要反驳,贾泽抬手制止:“王将军所言有理。只是…彦才所言也是正论,可真让寡人为难啊。”
孙秀眼珠一转,突然改口:“不如这样,由王将军率部攻打双炀城,牵制杨渊。我与主公亲率主力奇袭平原国,这样既可获取辎重,又能支援王将军。”
贾泽深以为然:“不错,此乃两全之策也。”
王弥闻言大笑:“小小一羯儿杨渊,何足挂齿?末将愿往!”
贾泽脸色微变,问道:“王将军需要多少兵马?”
王弥傲然道:“两万精锐、十万胡奴军即可,不过我要并州旧部。”
孙秀与贾泽交换一个眼神,最终贾泽缓缓点头:“就依将军所言。”
王弥接令,走出议事厅。
孙秀追过来,手持虎符:“我随将军前去,调动兵马。”
王弥笑道:“不必劳动贵驾,末将这张脸,比那铜疙瘩管用。”
孙秀神色一冷,但还是硬着头皮跟随王弥来到大营……一个时辰后,他回到府邸时,脸色阴沉得可怕。
贾泽正伏案查看地图,见他这副模样,问道:“彦才,何故烦忧?”
孙秀一甩袖袍,虎符掉在地上:“大王,王弥那匹夫在军中一呼百应,将士们见他如见神明。”
贾泽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却又很快隐去:“如今大敌当前,纵有猜疑,也须暂且按下。”
再说王弥带领兵马出城,并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强攻双炀城,而是广撒胡骑探子,距城三十里外驻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蛊道无常请大家收藏:(m.zjsw.org)蛊道无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