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阳透过宋氏集团顶层会议室的落地窗,在长长的会议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桌面上摊开的不是往常的财务报表或销售数据,而是一张张概念设计图、市场调研报告和初步规划方案。空气中有一种混合着紧张与兴奋的特殊气氛。
林薇站在会议桌的首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楚瑶、杨帆、宋卫国、宋建国,以及特意邀请来的几位外部顾问。她的指尖轻轻点在一张描绘着宏伟商业综合体的效果图上。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不是开一家新店,也不是改造旧门店。而是要不要,以及如何,在宋市建设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购物广场。”
概念的冲击
“购物广场”这四个字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
宋卫国第一个皱起眉头:“购物广场?那得投多少钱?咱们现在这些超市、服装店、食品厂不是挺好的吗?”
李大明拿着计算器快速按着:“光是土地成本,估计就要几千万。再加上建设、装修、招商...这数字我不敢想。”
连一向支持创新的宋建国都表示担忧:“咱们从来没做过这么大的项目,万一失败了...”
楚瑶适时地打开了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他们在北京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大家看看,这就是现代的购物广场。它不仅仅是买东西的地方,更是休闲、娱乐、社交的场所。”
一张张照片闪过:宽敞的中庭、明亮的灯光、各式各样的专卖店、电影院、儿童乐园、美食广场...
“在北京,这样的购物广场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杨帆补充道,“周末,全家人在那里待上一整天。购物、吃饭、看电影、带孩子玩...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可行性研究
面对众人的疑虑,林薇并没有急于推进,而是决定先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
杨帆带领团队开始了详细的市场调研。他们走访了宋市及周边城市,分析消费习惯、人口结构、交通状况。数据一组组地汇集起来:
“宋市城区人口八十万,人均GDP正在快速提升...”
“现有商业设施以传统百货和沿街商铺为主,缺乏综合性商业体...”
“周边一小时车程内,没有同等规模的竞争对手...”
与此同时,楚瑶负责研究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不能简单复制北京的模式,”她说,“要做出宋市的特色,宋氏的特色。”
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购物广场不仅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更要给‘木兰’服饰、‘宋记’食品留出最好的位置。我们要把它打造成展示宋氏品牌的窗口。”
选址的难题
第一个实质性难题很快出现——选址。
“市中心地块太贵,而且拆迁难度大。”
“新区发展前景好,但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城郊结合部地价便宜,但客流量是个问题。”
考察小组几乎跑遍了宋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个地块都有优势,也都有明显的缺陷。
一天下午,林薇独自来到城东的一片空地。这里曾经是工业区,现在大部分工厂已经搬迁,留下大片的待开发土地。站在荒草丛中,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不是冰冷的商业建筑,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新中心。
“这里,”她在当晚的讨论会上说,“虽然现在看起来荒凉,但有高速公路接口,离新规划的地铁站也不远。最重要的是,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资金的挑战
更现实的挑战是资金。初步估算,整个项目需要投入近两亿元,这几乎是宋氏集团全部的净资产。
“我们可以分期开发,”杨帆提出建议,“先建设主力店和部分商业区,用运营收入支持后续开发。”
楚瑶则从品牌价值角度思考:“如果规划得当,这个项目本身就会成为宋氏最好的广告。”
但最创新的融资方案来自林薇:“我们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这个项目不仅能带动企业发展,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创造就业机会。”
理念的碰撞
随着规划的深入,理念上的碰撞也越来越激烈。
以李大明为代表的老一辈管理者坚持稳健经营:“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不容易,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年轻一代则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宋知遥在了解项目后,甚至从学校发回了自己的建议:“购物广场要注重体验感,不能只是卖东西的地方。”
最让人意外的是宋老实的态度。老人仔细听了项目的介绍后,只说了一句话:“树要长高,根就要扎深。根深不怕风摇动。”
这句话成了项目推进的重要支持。
专业团队的组建
意识到项目的复杂性,林薇决定引入专业人才。他们从省城请来了商业地产专家,从深圳挖来了招商总监,还聘请了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鎏金岁月:妯娌大战请大家收藏:(m.zjsw.org)鎏金岁月:妯娌大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