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派们眼睛刚亮起来,却又听他继续道:“不过,我认为争论的焦点,不该是‘接’或‘不接’。”
这话让两边的人都愣住了。不接也不不接?那怎么办?
徐易辰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那悬浮着的巨大灵璧前——这是他之前建议安装的,用于演示方案。他指尖凝聚灵力,在灵璧上快速勾勒起来。
“问题的核心,在我看来,不是炼器手艺的极限,而是思路的局限。”
他一边画,一边说,“传统方法,试图一口气将九道属性冲突的灵纹强行融合,如同让九匹烈马同时挤过一道窄门,必然互相践踏,混乱不堪。”
灵璧上出现九道色彩各异、互相冲撞的线条,最终炸成一团乱麻,形象地展示了失败的过程,长老们看得眉头紧锁。
“但我们为什么非要让它们同时过窄门?”徐易辰手指一挥,灵璧上的图案变化,“我们可以先‘搭桥’,再‘引路’。”
“我的想法是,不必执着于一次性完美融合。可以先由我的团队,设计一个临时的、一次性的‘灵纹调和基盘’。”
灵璧上出现一个结构复杂的框架图案,“这个基盘,本身不算多高深的法器,它的作用只有一个:充当一个临时的‘调度场’和‘缓冲带’。”
他详细解释道:“九道灵纹,可以先分别铭刻在基盘的九个独立区域内,各自稳定运行。
然后,通过基盘内预设的微型导流阵,模拟最终梭体所需的灵能流转环境,让这九道灵纹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提前进行极慢速的适应性‘预磨合’。
待磨合到一定程度,产生初步共鸣后,再引导它们整体注入真正的梭体胚料,完成最后的定型固化。”
他停下演示,看向众人:“这样一来,最大的风险和技术难点,被转移到了前期的‘基盘设计’和‘预磨合流程控制’上。
这部分工作,恰恰可以依托我的‘多线程灵能并行演算’技术来解决。
虽然前期设计和制作基盘需要投入时间和资源,但一旦基盘测试成功,后续批量炼制破障梭的成功率和效率,将会远超传统方法。
甚至,这项技术本身,未来可以成为我宗炼制高阶复合型法器的标准流程之一。”
他转过身,面对宗主,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自信:“宗主,各位长老。此订单,利润可观,技术挑战更大,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我们百炼宗炼器技艺迭代升级的一块试金石。
若信得过,此事可由我的团队牵头,所需资源和人员,我会列出清单。不敢说十成把握,但七成以上的成功率,还是有的。”
整个议事堂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全新的思路震慑住了。他们争吵的还是“传统”与“冒险”的二维选择,而徐易辰,直接提出了一个降维打击的“第三方案”。
这方案听起来匪夷所思,却又逻辑严密,直指核心。
半晌,玄玑真人长长吐出一口气,眼中精光闪烁,猛地一拍扶手:“好!徐长老此言,如拨云见日!就依此议!此事由徐长老全权负责,一应人手、资源,凭徐长老调取!宗门上下,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谨遵宗主令!”众人齐声应道,再无杂音。
冯长老嘴唇动了动,最终化为一声复杂的叹息。
赵长老则是满脸兴奋,看向徐易辰的目光充满了灼热。
徐易辰微微颔首,坐回原位,面色依旧平静。
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那些投来的目光,重量已然不同。
那里面不再仅仅是对于他技术的看重,更增添了一种对于他决策能力和战略眼光的认可,甚至是一丝对于权力格局悄然变化的审视。
一种掌控局面的满足感,悄然在他心底升起。但同时,一种更沉甸甸的责任感也压了下来。
他的一句话,一个想法,已经能真切地调动这个庞大宗门的资源,左右其发展的方向。
他也分明感觉到,自己正被一股无形的巨浪,更深入、更无法回避地推向宗门权力格局的最核心。
那张由人情、利益、派系交织而成的网,已经悄然在他身边收紧了。
那些看似恭敬的目光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复杂的算计。
洞府再坚固,似乎也挡不住这无形之网的渗透。
喜欢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请大家收藏:(m.zjsw.org)系统制造商:卷哭整个修真界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