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两天。
周墨老宅旁,那些伴随了他整个童年的老树,都已经被放倒,整齐地码放在一边。
几十年的老树根被连根拔起,留下一个个深坑。
村长林富贵的效率高得吓人。
第四天一早,他就领着他小舅子的施工队进场了。
因为周墨比较着急,出钱也大方,这一下直接叫来了几十号人。
一群膀大腰圆的汉子,卷着烟,扛着锄头铁锹,三下五除二就把场地给平了出来。
白色的石灰线在黄土地上勾勒出未来建筑的轮廓,一个占地近五百平的范围被圈了出来。
第五天,天刚蒙蒙亮,一阵有节奏感的“突突突”声就把周墨从梦里拽了出来。
施工队为了赶工期,竟然连夜开干。
此刻,一台黄色的电动冲击夯正在工地上不知疲倦地跳动,每一次落地,都让地面为之一震,将新填的土层砸得结结实实。
旁边的地基沟槽也已经挖出了雏形,黄土翻飞,热火朝天。
“这动静,比得上千军万马在门口擂鼓了。”
朱允炆站在堂屋门口,看着远处的工地,喃喃自语。
他已经习惯了,甚至觉得这充满力量的噪音,有种别样的安心。
周墨靠在门框上,叼着根油条,含糊不清地说。
“这才哪到哪,等会儿大家伙来了,那才叫热闹。”
话音刚落,他胸口的玉璧猛地灼热起来。
堂屋里本就不大的空间,瞬间被接二连三亮起的光团挤满,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光芒散去,嬴政、刘邦、刘彻、刘秀、李世民、武则天、赵匡胤、朱元璋、朱棣、康熙……十位帝王齐聚一堂,把小小的堂屋塞得满满当当。
他们几乎是同时出现,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和急切。
“何等声响?”嬴政第一时间就投向了窗外那噪音的来源,“竟能撼动大地。”
“吵吵嚷嚷,成何体统!”朱元璋的脸色很不好看。
他最烦的就是这种不受控制的喧嚣,“这是在挖咱的墙角?”
“爹,这不是咱家。”一旁的朱棣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他的目光同样被窗外的景象吸引,眼神里满是专注和好奇。
作为大明朝最顶级的包工头,他对工程有着天然的敏感。
周墨看着这拥挤的场面,一个头两个大。
他赶紧上前一步,拍了拍手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各位陛下,欢迎回来!外面的事儿先不急,咱们屋里有几位新成员,我得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他先是看向了那位气质温润儒雅,却又透着一股百折不挠坚韧的帝王。
“这位,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刘邦一听姓刘,又是汉,顿时来了精神,上前一步打量着他。
“哦?也是咱老刘家的人?东汉?”
刘秀看着眼前这个一身痞气却又龙行虎步的中年人,又看了看他身旁那个气势雄浑、不怒自威的帝王,眼中满是疑惑。
周墨连忙指着刘邦,“光武帝,这位是汉高祖,刘邦。”他又指向刘彻,“这位是汉武帝,刘彻。”
刘秀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两位只存在于史书和宗庙牌位上的传奇先祖,嘴唇微微颤抖,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半晌,他才整理衣冠,对着二人长揖及地,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哽咽。
“后辈子孙刘秀,拜见高祖、武帝!”
刘邦乐呵呵地把他扶起来,“一家人,别来这套虚的,快说说,咱的大汉怎么样了?”
刘彻看着这个比自己还大10岁的刘家子孙,一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回禀先祖,”刘秀站直身体,眼中闪过一丝恨意。
“大汉江山,曾为逆臣王莽所篡。”
……
相比于汉家内部的认亲大会,另一位新人的登场,则真是个危险因素。
周墨硬着头皮,指向那个站在角落里,年纪最轻,只有十五六岁模样,却神情沉静、目光锐利的少年。
“这位,是清朝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什么玩意儿?!”一声暴喝,如同平地惊雷。
朱元璋双目圆瞪,血丝瞬间布满眼球,他死死盯着康熙,那眼神像是要活剐了他。
“爱新觉罗?建州女真!你们这些狗鞑子,也配站在这里!”
他早就从周墨那里知道了大明的结局,但那只是冰冷的文字。
此刻,一个活生生的、覆灭了他大明江山的后继者,就站在他面前,那种屈辱和愤怒,瞬间冲垮了他的理智。
旁边的朱棣,脸色更是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没有像他爹那样咆哮,但手已经按在了腰间,仿佛下一刻就要拔刀。
他征战一生,迁都北京,就是为了天子守国门,没想到最终,国门还是被这些关外的蛮夷给破了!
康熙虽然年轻,却是在腥风血雨中长大的。
面对两位明朝开国雄主的滔天怒火,他小小的身躯挺得笔直,毫不畏惧地迎着他们的目光,冷冷开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祖宗们,时代变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