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道?”朱厚照果然来了兴致,身体前倾,明黄衣袖扫过案上砚台,溅出几点墨星,“快说来听听!是能隔空取物,还是能撒豆成兵?”
陆砚昭清了清嗓子,将现代的基础科学原理裹进古人能理解的“玄奇”外衣中:“比隔空取物更妙。臣瞧着杂记里写着,有种‘取火镜’,用精铜磨成碗底状的凹面,对着正午日头,底下垫些艾草绒,片刻就能腾起明火。还有‘指南鱼’,拿磁石磨成鱼形浮在水盆里,鱼头能永远冲着南方,纵是在大漠里迷了路,有这玩意儿也能辨明方向。”
这些本是物理课上的简单实验,此刻被他用“精铜”“磁石”“地脉磁气”等词汇重新诠释,竟在少年天子眼中燃起了灼灼光彩。朱厚照一把抓住他的袖子,锦袍上的龙纹在烛火下扭曲成兴奋的形状:“当真?那‘取火镜’不用火石火镰,对着太阳就能点火?‘指南鱼’又凭啥认得方向?”
陆砚昭任他抓着,顺势展开手掌比划:“回殿下,那‘取火镜’是借了日头的‘阳气’,凹面能把光聚成一点,热力攒得足够了,自然能引燃艾草。至于‘指南鱼’,却是磁石里藏着‘定南灵韵’,与地脉中的‘磁气’交感,就像雏燕认巢,总能寻着方向。”
他刻意用“阳气”“灵韵”等玄虚概念包裹科学本质,既符合时人认知,又留足了想象空间。朱厚照听得喉头滚动,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绕着书案踱步,袍角扫过地上的书卷也浑然不觉:“妙!妙极了!比张先生讲的‘五行相生’有意思百倍!陆砚昭,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怎就装着这些天下人都不知道的玩意儿?”
陆砚昭垂眸一笑,指尖蹭过袖中那方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记忆——后世的百科全书、科技馆的互动展品、甚至是警校课堂上播放的科普短片,此刻都化作了撬开少年天子好奇心的钥匙。他抬眼时,目光已染上几分引导者的热忱:“臣也只是从破书里拾人牙慧。只是觉得天地万物皆有其‘道’,若能琢磨透这些‘道’,小则方便民生,大则强兵富国。”
“强兵富国?”朱厚照猛地停步,龙纹靴底碾过一卷《大学》,“你且说,这‘取火镜’如何强兵?‘指南鱼’又如何富国?”
“若把‘取火镜’的法子传给边军,”陆砚昭声音压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将士们在苦寒之地不用生火石,对着日头就能取火煮饭,岂不是少受冻馁?若把‘指南鱼’用在水师船上,哪怕遇上大雾暴雨,也能辨明航向,岂不是能多走几处蛮夷之地,换来奇珍异宝?”
他寥寥数语,将科学原理与军政实务勾连起来,这正是后世“科技强军”“科技兴邦”的雏形。朱厚照的眼睛亮得惊人,仿佛看到了大明水师纵横四海、边军铁骑踏破胡尘的盛景,突然一拍书案,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溅了出来:“好!陆砚昭,你真是个妙人!以前那些陪读,只会让孤背‘民为邦本’,唯有你能说这些能落地的‘真本事’!从今日起,你就留在孤身边,天天给孤讲这些‘道’!”
陆砚昭心中一喜,知道自己已用后世思维的“投名状”,敲开了未来权力核心的大门。他躬身行礼时,余光瞥见书案角落那枚被把玩得温润的玉扳指,突然意识到:自己抛出去的不只是科学趣闻,更是一颗足以改变历史轨迹的石子。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m.zjsw.org)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