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台一夜,与公孙胜那番云山雾罩却又暗藏机锋的谈话,如同在王凌峰心中投入一颗石子,涟漪荡开,却并未带来片刻宁静,反而让他更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来自聚义厅方向的、日益沉重的压力。戴宗受阻,密令迟发,宋江与吴用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就像耐心的猎手,在暗处磨砺着爪牙,等待着他露出破绽的瞬间。
被动防御,终非长久之计。他必须主动出击,以堂皇正大之姿,进一步扩大自身影响力,将更多力量凝聚于自已的旗帜之下。练兵、造械、赚钱、救人……这些虽能增强实力,收买人心,却终究是“术”。他需要传“道”,需要将现代军事思想的种子,以一种能被这个时代接受的方式,播撒出去,从根本上改造这支农民起义军,让它真正蜕变为属于自己的力量。
他的目光,投向了教育。知识,才是最强的武器。
这日,他再次求见宋江。聚义厅内,宋江依旧是那副和煦如春风的模样,仿佛戴宗受阻、粮草刁难等事从未发生。吴用摇着羽扇,笑容意味深长。
“凌峰兄弟今日前来,可是有何要事?”宋江亲切地问道。
王凌峰拱手,神色郑重,抛出了一个早已深思熟虑的计划:“哥哥,军师。小弟近日观我梁山儿郎,虽个个勇猛,作战悍不畏死,然于行军布阵、兵法韬略之上,却多凭经验与血勇,缺乏系统操演。临阵对敌,往往损失颇重。长此以往,虽能凭血气之勇取胜一时,然遇真正强敌、名将,恐难免吃亏。”
他顿了顿,观察着宋江和吴用的神色,见二人虽面带微笑,眼神却微有闪烁,便继续道:“小弟不才,昔日随异人云游,于兵阵之事,偶得些许粗浅见识。斗胆建言,可否于山寨之中,设立一‘讲武堂’,选拔军中略有根基、心思灵巧之头目士卒,由小弟及林冲教头等诸位知兵法的哥哥们,轮流授课,讲授些基础阵型、旗号识别、地形利用、侦察斥候、乃至攻城守寨之法?不求人人成为名将,但求提升基层头目之能,于战时更能领会将领意图,减少无谓伤亡。如此,方能真正强我梁山根基!”
“讲武堂?”宋江与吴用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讶异。这名词听着新鲜,但其内容——向底层头目传授兵法——却触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掌控军队,关键在于掌控军官。若让王凌峰掌握了培训军官的权力,其影响力将难以估量!
吴用羽扇轻摇,呵呵一笑:“凌峰兄弟心系山寨,其志可嘉。只是……兵法深奥,非一日可成。且众兄弟性情不一,恐难静心求学。再者,如今山寨事务繁杂,恐无暇他顾啊。”
王凌峰早料到他们会推脱,不慌不忙道:“军师所虑极是。故小弟以为,此讲武堂不必规模过大,初期每期只需选拔二三十人,利用操练间隙授课,每期旬日即可。所学亦非高深道理,皆是实用之战阵技巧。譬如,如何更快结阵,如何通过旗号变幻知晓进退,如何利用山林水泽掩护自身……这些看似粗浅,却于实战大有裨益。至于众兄弟是否愿学——”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自信:“小弟可立下军令状!若经讲武堂培训之头目,其所属小队,于下次演武或实战中,表现未能显着优于同等未受训之队伍,小弟甘愿受罚,并自此不再提讲武堂之事!”
这话掷地有声,带着强大的自信。宋江眼神微眯,吴用摇扇的速度也慢了下来。他们没想到王凌峰竟敢立下军令状。若拒绝,反倒显得他们阻挠山寨变强;若同意,则无疑给了王凌峰一个公开传播其影响力的平台。这是个阳谋。
宋江沉吟片刻,忽然展颜笑道:“兄弟既有此心,又有此自信,哥哥岂能不支持?便依兄弟之言!先行试办一期,由兄弟主理,林教头、鲁达兄弟等亦可从旁协助。所需物料场地,可寻宋清支取。若果真成效显着,再行扩大不迟!”他答应得爽快,却将规模限定在“试办”,且拉上林冲、鲁智深等人“协助”,意在分权与监督。
王凌峰要的就是这个开口,立刻躬身:“多谢哥哥!小弟定当竭尽全力!”
消息传出,山寨哗然。“讲武堂”?这新鲜玩意引起了广泛的好奇与议论。有嗤之以鼻者,认为打仗靠的是胆气和武艺,学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无用;也有心思活络者,隐隐觉得这是个机会。
王凌峰雷厉风行。他并未选择主寨喧闹之处,而是将讲武堂设在了后山一处相对僻静、曾被用作仓库的废弃院落。简单清扫布置,以木炭在刷黑的墙壁上绘制图形,以沙盘模拟地形,便成了简陋的教室。
首期学员三十人,半数是背嵬军中表现优异、有潜力的士卒,另一半则来自刘唐、阮氏兄弟、张顺等部,皆是王凌峰暗中观察挑选出的、头脑灵活、对现状有所不满的基层头目。林冲、鲁智深也被王凌峰“请”来担任副教头,林冲讲授枪棒技艺与基础阵型,鲁智深则分享实战经验与锤炼体魄之法,此举既增强了讲武堂的权威性,也避免了宋江的猜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请大家收藏:(m.zjsw.org)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