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3)
朱厚照:“今天开始,咱听听大明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也是……咳咳,懂得都懂。”
朱雄英:“也是啥?正德你别打哑谜。”
朱厚照:“你小孩子,社会上的事少打听。”
朱雄英:“我生活在你们太祖爷时候,是你们小祖宗,少在这儿对我大不敬。”
朱厚照:“那又怎样?要不去豹房切磋一下。”
朱厚熜:“堂兄,又提豹房,信不信我一把火烧了你的豹房。”
朱厚照:“堂弟,你也不差,你也别提修道。”
朱元璋:“你们俩住嘴,又开始了是吧?信不信我打你们爸爸。”
朱佑樘:“这关我什么事?”
朱厚熜:“嘿嘿,我爸不在。”
朱棣:“你爸不在,你爷爷在。”
朱厚熜:“……”
朱见深:“没说话也躺枪!”
朱元璋:“@朱佑樘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儿子这样,就找老爹。”
朱翊钧:“怎么?不听我说故事了?”
秦良玉:“万历,额……我也生在万历朝,那就叫你皇上,皇上,你就赶紧说吧。”
朱雄英:“秦姐姐是生在万历朝的啊!”
秦良玉:“没错,我生在万历朝,准确来说是万历二年,我最后还见到咱大明……亡了。哎,算了,伤心事不提也罢,咱们听故事吧。”
朱翊钧:“大家好,我叫朱翊钧,大明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我是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皇帝,登基后改元万历,也就是大家口中的万历皇帝。”
朱翊钧:“1563年,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十七日,我出生在裕王府,是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的第三子。
其实爸爸有四个儿子,大哥朱翊釴(yì,同“益”音)、二哥朱翊钤(qián,“同“前”音),都早逝了。
四弟朱翊镠(liú,同“留”音)和我都是母后李氏所生。”
朱翊钧:“我爷爷世宗嘉靖帝晚年迷信道教,‘讳言储贰,有涉一字者死’。所以,我出生这事儿,没人敢报告给爷爷,更不敢给我起名字。
直到1567年,隆庆元年正月初十日,大臣们上疏请立皇太子,同月十八日,爸爸才给我赐名,叫朱翊钧。”
朱载坖:“我当时说,赐你名字,名为钧,是说圣王制驭天下,就像制器时转动陶钧一样,含义重大,你得当回事记着。”
朱翊钧:“爸爸,儿子记着呢!钧字分量重,我登基后天天琢磨怎么转好这天下大转盘。”
朱厚照:“哟,还转盘呢?你后来怕不是把转盘转成停机坪了吧,三十年不上朝,转盘都快锈了。”
朱元璋:“朱翊钧你给我听着!你爸赐你钧字是让你好好掌舵,不是让你把船停在码头睡觉,刚夸你两句就翘尾巴。”
朱棣:“嘉靖你也太不像话!亲孙子出生都不敢报,还讳言储贰,怪不得你儿子当年过得跟隐形人似的。”
朱高煦:“起名还得看我爸!当年给我起名煦,就是让我像太阳一样照着大明,你这钧字虽好,可惜后来没使劲转。”
朱雄英:“万历这名字还是挺响的,就是后期有点欠费停机[捂脸表情包]”
海瑞:“前期勤勉,后期怠政,此乃虎头蛇尾!钧字寓意制驭天下,不是闭门不出就能成的!皇上当自省。”
朱翊钧:“得得得,海瑞你又来了,那我接着说。1568年,隆庆二年三月十一日,因为我成了爸爸子嗣里最年长的,所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我生母李太后身世卑微,原是宫人,后来母以子贵才晋升为贵妃。”
朱载坖:“皇太子就是未来皇帝,将来要治国治民,必须从小接受教育,了解以往帝王承业治国的经验教训,熟悉朝章典故,掌握驾驭臣民本领。
太子虽然年幼,却很懂这个道理。我任命了一批大臣当教官,辅导他读书。”
朱翊钧:“我学习可用功了。母亲对我特别严格,小时候稍有懈怠,她就把我叫到跟前罚长跪。
每次有讲筵时候,母亲都让经筵讲官到跟前来亲授。没遇到早朝时候,她五更就到我寝宫,早早把我叫起来。
多亏讲官尽心辅导,母亲严格管教,加上我自己刻苦努力,我年纪渐长,学问也越来越有长进。我后来也常常得意说,朕五岁就能读书。”
朱厚照:“五岁能读书?不过你后来咋把这劲头用到偷懒上了?”
朱元璋:“五岁读书算什么本事?能一辈子勤政才叫能耐!你妈管得严是好事,可惜没管到你老,后期要是有小时候一半用功,也不至于……”
朱棣:“太子教育就得严!我当年教高炽读书,他敢走神我就扔书本,你妈让你长跪,算轻的了。”
朱高煦:“你妈挺狠,换我妈早把我惯坏了。可惜啊,严管出孝子,没出个勤皇帝。”
朱雄英:“这叫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吧,万历小时候跟三好学生似的,后来怎么就成了旷课大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