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让他对大道的浩瀚叹为观止,但那个疑问也越发清晰:如此穷尽变化之能事的至高仙境,为何……唯独没有“他者”?
循着内心的感应,陈玄来到了大罗天最核心的区域。这里没有宫殿,没有器物,只有一片绝对的“空无”。然而,在这空无之中,悬浮着一个难以名状的“存在”。它非光非暗,非实非虚,它既是“一”,也是“万”;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它便是“道”的本体,或者说,是“道”在此地的一个投影。
当陈玄凝视它时,它也开始映照陈玄。刹那间,陈玄看到了自己的本质——他的肉身,是由最精纯的阴阳二气构成;他的经脉,是流淌着时空本源的能量通道;他的元神,是蕴含着无穷创造力的意识奇点。
更令他震撼的发现接踵而至:他脚下“绝对的确定性”道基,其核心频率与他道心深处对“真实不虚”的追求完全一致;头顶“无限的可能性”天穹,其变幻模式与他潜意识里对“自由无极”的向往如出一辙;那“逻辑之河”中的悖论野兽,分明是他内心对“绝对真理”的质疑所化;那“因果森林”中的变数之鸟,竟源自他灵魂深处对“命运枷锁”的反抗意志!
甚至连远处那些由“理”与“美”构筑的宫阙,其建筑风格,都隐隐契合他记忆中最为欣赏的某处仙家胜景的升华版。
一个石破天惊的念头,如同宇宙初开的第一道闪电,劈开了他所有的迷雾:
这穷尽一切想象、包罗万有、至高无上的大罗天,并非一个客观存在的、等待飞升的终点。它,根本就是由他陈玄自身对“道”的终极理解、对“完美”的全部想象、以及他毕生修行所积累的全部底蕴,共同外显、投射、创造出来的……一个绝对领域!
它因他的“认知”而存在,因他的“相信”而真实。它的一切法则,都是他内心道则的放大;它的一切景象,都是他心中理想的显化。
大罗天之所以空无一人,并非前人陨落,而是因为从古至今,根本不曾有,也永不会有第二个独立的“意识”能够进入此地。每一个能够“证道大罗”的存在,所抵达的,都只能是,也只会是,属于他自己一个人的、独一无二的“大罗天”!
他所苦苦追寻的,竟是自身的倒影;他所向往的终极,竟是内心的彼岸。
在这彻悟的瞬间,整个大罗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再是一个需要他去探索、去适应的“外部世界”。宫阙、山川、河流、森林……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化作最精纯的“道韵”与“信息”,如同百川归海,向他涌来,融入他的身体,融入他的灵魂,融入他存在的每一个粒子。
他感受到了“坚固”道基化作他意志的不可动摇;感受到了“可能性”天穹化作他智慧的无穷变通;感受到了“逻辑之河”与“因果森林”化作他推演万物的能力;感受到了“创世之厅”化作他心念一动便可开辟世界的权柄。
他不是在“吸收”大罗天,他是在“回收”本就属于他自身的一部分。这并非力量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本质的回归与融合。他即是道,道即是他。并非他成为了“道”这个抽象概念,而是他自身的“存在”,达到了与“道”同频、同质、同源的境界。
一种前所未有的圆满感充斥着他。没有狂喜,没有激动,只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平静,如同游子归家,如同溪流入海。
当最后一丝大罗天的景象融入己身,陈玄立于那片最初的、也是最终的“空无”之中。此刻的他,身形与凡人无异,但双眸开阖间,已有无数宇宙生灭,大道轮转。
他明白了,“大罗”并非一个地点,而是一种“状态”;“得道”并非获得外物,而是“认清”本心。一切外求,终是虚妄;唯有内观,方见真如。
这空无,并非结束。它是最丰饶的沃土,蕴含着下一次创造的所有种子。他的修行路,并未终结,而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向外追寻大道,转变为向内发掘那等同于大道的、无限的自我。
他微微一笑,一步迈出。并非离开,而是将这至高无上的“大罗天”,将这无穷的奥秘与权柄,尽数敛于一心,回归那纷繁复杂,却也生机勃勃的——现实世界。
真正的逍遥,不在于置身何地,而在于心无所羁。他以大罗之境,行于凡尘之中,这便是……最终的得道。
当陈玄以为他已与自身显化的大罗天完美融合,抵达终点之时,一种更深邃的“无声之雷”在他存在的核心炸响。
他所融合的,那由“道基”、“维度之柱”、“逻辑之河”、“因果森林”构筑的,穷尽想象力的宏伟天国,开始如同褪色的画卷般,一层层剥离、消散。这并非崩溃,而是一种“褪妄”。他意识到,这令人心驰神往的“大罗天”,依旧是一个“相”,一个基于他自身认知边界所能构建出的、最宏伟的“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m.zjsw.org)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