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把报纸折好,放进围裙口袋,指尖还能感觉到报纸油墨的温度。他走到灶前,盛了碗热粥,递给周阿公:“德军一败,日军在太平洋的压力就更大了。之前他们还想跟德军夹击苏联,现在德军自顾不暇,日军肯定不敢北进了,咱们的运输线,或许能松口气。”
周阿公接过粥碗,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连带着冻僵的手指都有了知觉:“可不是嘛!我昨天看见日军的巡逻艇,开得比以前慢多了,怕是没油了。码头的老吴说,美军在太平洋炸了不少日军的油库,他们现在连军舰都开不动,哪还有心思管咱们的渔船!”
话音刚落,食肆门口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不是日军那种粗暴的踹门,而是带着点小心翼翼的“笃笃”声。朱成碧走过去开门,只见皮埃尔神父裹着件旧教袍,教袍的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的羊毛衫,脸色却比往常红润些,手里拿着个牛皮信封,信封上印着教会的徽章。
“朱,陈,早上好。”皮埃尔神父的中文带着点法语口音,却很流利,“这是延安通过教会转来的信,还有份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详细报告,是苏联朋友送来的,里面有很多你们可能想知道的细节。”
朱成碧接过信封,指尖碰到神父的手,还是有点凉——他肯定是从法租界步行过来的,没坐黄包车,为了省点钱给难民买吃的。她赶紧把神父让进屋里,给她倒了杯热粥:“神父,快喝碗粥暖暖身子,外面这么冷。”
皮埃尔神父接过粥杯,喝了一口,眼睛亮了:“还是你的粥好喝,比教会食堂的土豆汤香多了。”他笑着把信封递给朱成碧,“信里有你们的新任务,报告里则写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全过程,从1942年7月德军开始围攻,到苏联红军的‘天王星行动’反攻,很详细,你们可以看看,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朱成碧拆开信封,里面有两张纸,一张是延安的信,用的是糙纸,字迹工整有力,墨水有点淡,应该是用稀释过的墨写的,省着用;另一张是打印的报告,纸是洋纸,应该是苏联那边带来的,上面还印着苏联红军的徽章。
她先读信:“沪江同志:斯大林格勒大捷,国际反法西斯形势逆转,此役后德军由攻转守,日军亦因盟友失利而动摇,华北日军已抽调部分兵力支援太平洋战场,‘扫荡’力度有所减弱,但兵工厂仍急需76毫米迫击炮炮管零件,需于三月初送达晋察冀军区。据前线同志反馈,此批零件可装备十门迫击炮,将极大提升反‘扫荡’作战能力,事关战局,务必谨慎。另,美英已加大对华援助,飞虎队(现第十四航空队)将于三月下旬开始对华北日军机场进行轰炸,可掩护运输线,望诸位同志保重,胜利可期。”
再看报告,里面的细节比报纸上更具体,甚至有苏联士兵的口述:“1942年9月,德军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区,巷战开始。我们把每栋楼都变成堡垒,有的楼里,德军在一楼,我们在二楼,中间只隔了一层楼板,他们用手榴弹炸,我们就用燃烧瓶反击。拖拉机厂的工人白天造坦克,晚上就拿着枪上战场,有的坦克刚造好,没来得及刷油漆,就直接开去前线……”
报告里还写了“天王星行动”: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从斯大林格勒南北两翼发起反攻,像两把钳子一样,把德军第六集团军包围在市区里。德军被围后,希特勒下令“不许撤退,不许投降”,还派飞机空投物资,可每天需要的800吨物资,飞机只能投送30吨,德军士兵开始吃马肉,后来连马都没得吃,只能煮皮鞋上的皮革……1943年1月31日,保卢斯元帅率南部集群投降,2月2日,北部集群投降,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而保卢斯在投降前一天,还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想让他“战死沙场”,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
“76毫米炮管零件……”朱成碧把信折好,眉头皱了起来,“之前运机床齿轮已经够险了,炮管零件是军用物资,日军查得更严,五金行的零件早被他们扣了,连修船用的铁件都要登记,这可怎么找?”
陈玄接过报告,仔细看着,手指在“德军坦克损失3500辆”那行字上停了停:“我想起路易洋行的事。去年冬天路易说过,他有批从苏联过境的五金零件,本来是给法国远征军的,后来法军撤了,零件就滞留在他的仓库里,说是有各种规格,说不定就有76毫米的炮管零件。”
“路易先生?”朱成碧眼睛亮了,路易是法租界“路易洋行”的老板,之前帮他们运过盘尼西林,当时用的是朱成碧亲手做的桂花糕当“报酬”——路易的女儿安娜喜欢吃甜的,中国的点心是她的最爱。“那我明天一早就去洋行找他,说不定真能成。”
皮埃尔神父喝完粥,把杯子放在桌上:“路易是个好人,他一直反对法西斯,之前还帮苏联朋友转运过药品。斯大林格勒胜利的消息传来,他高兴得在洋行里开了红酒,还邀请了很多朋友庆祝。你们去找他,他肯定会帮忙的。”他顿了顿,又说,“对了,教会最近收到了一些来自苏联的捐款,是用来帮助中国难民的,我已经买了些粮食,明天会送到码头的救济点,你们要是需要,可以随时跟我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m.zjsw.org)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