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决者”星堡的发现,如同一块投入本就波澜四起的湖面的巨石。时间,成了最奢侈的资源。在确认“冥渊号”仍在亚空间穿梭,预计至少还需要十天才能抵达太阳系外围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远征计划以最高优先级启动。
远征队代号——“深渊拾遗”。
成员经过严格筛选:
* **林弈:** 核心与指挥。他的“存在”之力是应对未知风险的最大保障,其“守护者”身份也可能是开启星堡的关键。
* **秦风:** 战术指挥与安全保障。负责指挥随行的“龙组”精锐特遣队,以及三架经过改装、加装了小型秩序屏障和虚空尘晶感应器的突击舰。
* **苏晚晴:** 首席科学官。她的直觉、分析能力以及对林弈力量体系的了解,对于解析星堡科技至关重要。
* **魏教授:** 技术总顾问。带领一个精干的工程师团队,负责现场技术评估和设备破解。
* **星璇(远程投影):** 尽管本体仍在恢复,但她凝聚了一个更稳定的能量投影加入队伍。作为庇护所意识的代表,她的高维视角和古老知识库可能对理解上古文明有帮助。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在一个被严格保密的窗口期,两艘突击舰(第三艘作为预备和接应)如同幽影般悄然驶离近地轨道,借助初步掌握的空间跳跃技术,几次短促的闪烁后,消失在了茫茫星海。
穿越那片死寂的“墓园星域”是令人精神压抑的旅程。透过舷窗,可以看到各种风格迥异的战舰残骸无声地滑过,有些巨大如山脉,有些则细碎如尘埃。这里仿佛是一个宇宙文明的坟场,记录着一段被遗忘的、惨烈无比的战争史诗。
“能量读数显示,大部分残骸内部的能量反应早已熄灭,但……有极少数区域仍有微弱的、异常的能量波动。”星璇的投影悬浮在主控室内,报告着扫描结果,“尤其是中央星堡,其内部能量签名……非常复杂,混合了高度秩序、纯粹的虚无,甚至还有一种……生机与死寂交织的矛盾感。”
随着突击舰逐渐靠近那具名为“裁决者”的庞然星骸,所有人都被其巨大的体积和狰狞的创伤所震撼。它像一头死去的星空巨兽,静静地漂浮在虚空之中,一半是扭曲的金属结构,另一半则是那诡异的紫黑色晶化体,仿佛被某种力量强行改变了物质本质。
“指向仪共振达到峰值!坐标确认,就是这里!”苏晚晴看着剧烈震动并发出稳定光芒的仪器。
星堡的外部装甲破损严重,随处可见巨大的裂口。突击舰选择了一个相对规整、似乎是旧日登陆平台的裂口缓缓驶入,如同小舟驶入巨鲸的尸骸。
内部一片黑暗,只有突击舰的探照灯划破浓稠的虚无。空气(如果曾经有的话)早已流失,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到处是断裂的管道、烧毁的控制台、以及被冻结在真空中的、形态各异的上古文明造物残骸。墙壁上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埃,但依稀可见一些从未见过的、流淌着暗淡微光的纹路。
“生命迹象扫描……无。”秦风报告,“但运动传感器检测到……非自然的周期性能量脉冲,来自星堡深处。”
队伍穿着特制的防护服(结合了地球科技与庇护所符文),沿着一条相对完好的主通道,向着脉冲源头谨慎推进。林弈走在最前方,他的神识如同触角般向前延伸,感知着周围环境的每一丝细微变化。
这里残留的规则极其混乱。有些区域重力异常,有些区域时间流速似乎有细微差别,更有些地方空间结构脆弱,仿佛一碰即碎。林弈不得不时刻调动力量,稳定小队周围的空间,这消耗虽不大,却极为耗费心神。
“看这些纹路……”魏教授指着墙壁上那些发光纹路,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它们……它们在缓慢自我修复!虽然速度极慢,但这是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纳米级或能量级自我修复技术!”
突然,走在侧翼的一名“龙组”队员发出一声闷哼。他脚下的金属地面毫无征兆地化为流沙般的状态,一股强大的吸力传来,要将他拖入下方深不见底的黑暗!
“定!”林弈反应极快,抬手一指。那片区域的空间瞬间被“定义”为固态,流沙状现象消失,队员被牢牢固定在原地。
“是自适应防御系统?”秦风立刻让队伍警戒。
“不完全是,”星璇的投影靠近那片区域分析道,“更像是因为能量失衡导致的局部规则崩溃。这座星堡……它还‘活着’,但在一种极不稳定的濒死状态。”
越往深处走,那种苍凉悲壮的意志碎片越是清晰。林弈脑海中不时闪过一些断续的画面:英勇的战士在通道内与扭曲的虚空生物搏杀,巨大的能量过载导致区域熔毁,最终是一切归于死寂的命令……
他们来到一个相对开阔的大厅,这里似乎是某种指挥中心。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已经暗澹的水晶柱,周围环绕着数十个操作台。大厅的另一端,有一扇极其厚重的、布满复杂机械结构的巨门,门上有一个手掌形状的凹槽,内部流动着微弱的能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万古剑髓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万古剑髓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