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不知是哪个城市的广场上,有人带头唱了起来。
起初只是零星几声,很快,如同星火燎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声音开始汇聚,变得整齐,变得洪亮,带着哭腔,更带着一股压抑了太久、终于爆发出来的力量!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歌声穿透夜空,在城市的上空回荡。
这歌声仿佛是一个信号。
第二天,东南军区某训练基地。电影杀青后,大部分演员和文工团、合唱团成员并未立刻离开。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
凌云站在队列前方,看着下面一张张面孔。石磊眼神坚毅,身姿挺拔,仿佛依旧是那个七连的兵。他身后,是所有参与拍摄的主要演员,以及接到紧急调令前来支援的军区文工团、合唱团成员,足足数百人。他们统一换上了临时赶制出来的、仿志愿军制式的棉军装,虽然单薄,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
没有舞台,没有灯光,背景就是他们奋战过的、模拟长津湖环境的那片苍茫雪原和嶙峋山岭。
几台摄像机在不同角度架设好,红光闪烁。
凌云深吸一口气,那空气冰冷刺肺,却让他头脑异常清醒。他转过身,面向所有人,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脸,看到了紧张,看到了激动,更看到了那股被电影、被历史、被这铺天盖地的反响所点燃的火焰。
“同志们,”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昨天,我们让世界看到了《他们》。今天,我们要让世界听到——《我们》!”
他猛地举起右臂,握紧拳头。
身后,一名文工团老指挥家,头发花白,神情肃穆,用力挥动了手臂。
前奏响起!
不是乐器,是所有人脚掌重重跺在地面上的声音,沉闷,整齐,如同战鼓擂响,震得脚下的积雪都在微微颤动!
“咚!咚!咚!”
紧接着,凌云开口,他没有用任何技巧,几乎是嘶吼出声,声音带着沙哑,却有一股撕裂一切伪装的力量: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数百个喉咙同时炸开!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不再是歌唱,是宣誓!是咆哮!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石磊脖子上青筋暴起,用尽了在部队拉歌时所有的力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里直接迸发出来。他身边的演员们,文工团的艺术家们,合唱团的年轻人们,全都一样,摒弃了所有所谓的演唱技法,只剩下最原始、最纯粹的情感宣泄!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声音滚滚向前,如同钢铁洪流,不可阻挡。冰冷的空气被炽热的声音搅动,薄雾仿佛都在声浪中震荡、消散。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最后一句,张磊和所有人一起,将拳头狠狠砸向自己的胸口,发出沉闷的撞击声!那不是表演,那是承诺!是继承!
歌声落下。
余音却在山谷间,在每个人心头,久久回荡,震耳欲聋。
现场一片死寂。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和一些人压抑不住的、低低的啜泣。
摄像机的红灯依旧亮着,忠实地记录着这一切。
这段没有任何修饰、在冰天雪地里完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合唱视频,随同杀青消息,被凌云再次亲手发布到了网上。
标题只有两个字:
《回答》。
视频发布的瞬间,点击量如同火箭般蹿升!
评论区彻底沸腾!
“燃炸了!!!”
“这才是我们该听的声音!”
“听得我浑身发抖,热泪盈眶!”
“他们在向谁回答?向历史?向先辈?还是向现在那些不怀好意的家伙?”
“我宣布,从今天起,这就是我的手机铃声!”
“民族血性!这就是我们夏国的脊梁!”
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在网络上,在现实中,悄然形成。谈论历史不再是羞耻,崇拜英雄成为风尚,那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民族自信与自豪感,如同沉睡的火山,终于开始喷发,炽热的岩浆席卷四方。
文化复兴的浪潮,在这一刻,被推向了真正的高峰!
凌云站在驻地的高处,看着远处城市璀璨的灯火,那里,正回荡着同样的歌声。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炽热的、蓬勃的力量,那是信仰被点燃后的光芒。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成功了么?似乎是的。
但不知为何,他心头没有半分轻松,反而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霾。这光芒如此炽盛,必然会灼伤某些习惯了在黑暗中窥视的眼睛。
他们,会甘心吗?
(PS:这是和电影有区别的,不是完全按电影来的,不然就盗版了)
喜欢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请大家收藏:(m.zjsw.org)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