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博士则彻底放弃了分析,他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写道:“放弃用我们的理论框架去解构它们。聆听,然后敬畏。”
然而,真正的核爆,来自于最后一首——《百鸟朝凤》。
视频里,凌云站在一片晨曦微露、林木葱郁的山谷中。他拿起那支铜唢呐,深吸一口气,然后——
一声高亢、嘹亮、穿透力极强的音调冲天而起!如同凤凰清鸣,划破黎明!
紧接着,奇迹发生!
唢呐的声音在他的唇齿气息之间,开始了不可思议的变幻!
模仿布谷鸟的咕咕声,惟妙惟肖;
模仿喜鹊的喳喳声,欢快活泼;
模仿燕子的呢喃声,轻盈灵动;
模仿画眉的婉转歌唱,复杂多变……
各种鸟鸣声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时而独奏,时而和鸣,构成了一幅百鸟在凤凰降临之时,围绕朝拜、竞相歌唱的盛大、欢腾、充满生命力的画卷!
那声音时而清脆悦耳,时而热闹非凡,循环换气技巧使得乐句连绵不绝,气息之长、音色变化之丰富,超出了所有听众的想象!
这哪里是演奏,这分明是口技,是魔法!是来自东方的、声音的巫术!
视频的最后,所有鸟鸣声汇聚成一片欢腾的海洋,一声最为辉煌、最具王者之气的凤鸣之声撕裂长空,然后万物收束,归于平静。
只有那唢呐的余韵,还在山谷间,在每一个听众的脑海里,嗡嗡回荡。
全网炸了!
这次不止是音乐圈!
“啊啊啊啊!这是什么神器?!一支管子模仿整个动物园?!”
“我奶奶问我为什么跪着看视频!给唢呐大哥跪了!”
“这真是乐器能发出的声音?我怀疑凌云嘴里藏了个动物园!”
“一声呐响,百鸟朝凤!这格局!这气势!谁再说民乐土我跟谁急!”
“《百鸟朝凤》!这才是真正的‘炫技’!充满生命力的炫技!”
《百鸟朝凤》以病毒式的速度席卷全球网络,成为了现象级的文化事件。唢呐、百鸟朝凤、凌云民乐等词条霸占各国热搜榜首。无数外国网友开始疯狂搜索什么是唢呐,什么是民乐。
而在国内,这股风潮更是演变成了一场浩大的文化运动。
各大音乐培训机构,民乐班的咨询电话被打爆!“我要学琵琶!”“哪里能学古琴?”“给我儿子报个唢呐班!就要学《百鸟朝凤》!”类似的呼声不绝于耳。
乐器店里,积尘已久的琵琶、古筝、二胡、唢呐被抢购一空!厂家订单排到了几年后。
中小学校的兴趣小组,民乐选项瞬间成为最热门的选择,孩子们抱着比自己还高的乐器,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网络上,年轻人自发组建民乐社团,上传自己的练习视频,用二胡拉流行歌,用古筝弹摇滚,玩得不亦乐乎。一种“国乐潮”、“民乐酷”的风气悄然形成。
曾经被视为老旧、土气、过时的华夏古典乐器,凭借凌云这轮堪称核爆级别的发布,尤其是那一曲神乎其神的《百鸟朝凤》,彻底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它们以一种强势、自信、甚至带着点“霸道”的姿态,重新回到了国民视野的中心,成为了潮流和实力的象征!
西山基地,再次被鲜花和贺信淹没。
林悦看着网络上如火如荼的民乐热,对凌云轻声说:“你点燃了一把火。”
凌云望着基地窗外,那片他特意保留下的山林,仿佛还能听到《百鸟朝凤》的余韵。他微微一笑。
火,是点燃了。
但他知道,这把火能烧多久,能烧多旺,取决于后续是否能有持续的薪柴。
《根》系列只是展示了底蕴。
下一步,该让这些古老的乐器,真正地“活”在当下了。
他瞥了一眼工作室白板上刚刚写下的几个潦草词组:
“新民乐计划”
“古今对话”
“乐器之王?……”
凤鸣已响,百鸟来朝。
但凤凰的真正姿态,才刚刚要开始展现。
西方乐坛在经历最初的震撼与沉默后,那些藏在阴影里的目光,是选择欣赏,还是……更加激烈的反扑?
风,似乎又紧了。
喜欢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请大家收藏:(m.zjsw.org)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