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上,休息的工人们用手机外放《自由飞翔》,跟着节奏用安全帽敲着膝盖,疲惫仿佛随着节奏被驱散。
幼儿园里,小朋友做操的背景音乐不知何时也换成了节奏明快的《月亮之上》,孩子们做得格外起劲,小胳膊小腿甩得虎虎生风。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同时发生的奇妙共鸣。它不像某些需要静心品味的艺术作品,《月亮之上》和《自由飞翔》简单、直接、充满原始的生命力,它们不追求深刻的哲学思辨,只提供最纯粹的情绪价值和节奏快感。它们扎根在最广阔的群众土壤中,汲取着最朴素的生活能量,然后以一种近乎霸道的方式,将快乐、动感和一股子蛮横的生机反馈给每一个人。
音乐平台的排行榜上,“凤鸣传奇”的两首歌像坐上了火箭,迅速蹿升,将一众精心策划、大力宣传的流行情歌甩在身后。数据真实地反映了民众用耳朵和脚步投出的票。
文工团的领导们看着下面报上来的数据和社会反响报告,面面相觑,随即喜上眉梢。他们没想到,这两个差点被他们认为“路子太野”退回原军区的兵,竟然被凌云首长一点拨,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这不仅是组合的成功,更是军队文艺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次完美胜利!
杨彩玲和程毅更是如同身在梦中。他们接到了来自老家亲戚、战友们雪片般的祝贺信息,走在团里,以前不认识的人也会笑着跟他们打招呼,眼神里带着羡慕和佩服。那种被亿万普通人认可、喜爱的感觉,让他们激动得几个晚上都没睡好,抱着手机反复看着那些热情的评论,傻笑到天亮。
然而,在一片欢腾的海洋中,总有一些不和谐的浪花试图打湿岸边的礁石。
某个音乐学院的内部论坛里,一位资深教授发表了一篇评论,标题是《‘凤鸣传奇’现象:是艺术的普及还是审美的降级?》。
文章里,他勉强承认歌曲无与伦比的流行度和传播力,但措辞严厉地批评其“旋律简单重复近乎洗脑”、“歌词直白缺乏文学韵味”、“过度依赖节奏刺激感官”,认为这种音乐“虽然满足了大众浅层次的娱乐需求,但无疑拉低了整体的音乐审美格调”,并忧心忡忡地表示“如果这种风格成为主流,将是华语乐坛的悲哀,是向商业和流媚的彻底投降”。
这篇文章在小圈子里引起了一些共鸣。一些自诩高雅的乐评人也开始撰文,用“农业重金属”、“广场舞专用BGM”等标签来定义凤鸣传奇的音乐,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轻蔑和优越感。
这些声音虽然暂时被大众的欢呼所淹没,但却像几根尖锐的刺,扎在了一些人的心里,也预示着未来可能遇到的阻力。
凌云自然也看到了这些评论。他只是淡淡一笑,对有些愤愤不平、觉得努力被否定的杨彩玲和程毅说:“别管他们。阳春白雪固然高雅,但下里巴人才是生活的底色。记住,你们的歌是唱给千千万万普通人听的,他们的喜欢,他们跟着你们的音乐获得的快乐,比一百个专家坐在书斋里的差评都有价值。艺术离开了人民,就是无根之木。”
他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广场上,随着《自由飞翔》的音乐尽情舞动的人群,那些脸上洋溢着的、最简单最真实的快乐,在夕阳的余晖下闪闪发光。这就是最好的回答,最强大的力量。
音乐唯有扎根于人民,才能获得不朽的生命。凤鸣已然初啼,传奇正在书写。但这席卷全国的、带着泥土芬芳的声浪,是否能彻底冲垮那固有的、高高在上的审美壁垒?那些来自“庙堂”的质疑与贬低,是否会随着他们更大的成功,汇聚成一股试图将他们拉回“规范”的暗流?
喜欢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请大家收藏:(m.zjsw.org)文娱旗手:开局军歌燃爆水蓝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