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喝到第三杯,包厢里的气氛热得像要冒热气。
冯导的脸泛着红,眼神却依旧清明,他放下酒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扫过桌子上的几个人,最后落在了一直安静听着、偶尔记笔记的李红星身上。
“小子,” 冯导端起酒杯,对着李红星遥遥一举,杯沿的黄酒晃出细碎的涟漪,“今天你不仅救了场,还给了我个大惊喜。
说实话,我一开始没看好你,虽然最开始我就认识你了,但当时觉得你就是因为群演比较多,对士兵这一类角色有体会,其他角色未必行,毕竟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后来看电视,觉得你演惯了正剧里的公子哥,演不了这种接地气的小人物。结果你一上场,那股又怂又犟的味儿,比我想象中还透。”
李红星赶紧端起茶杯回敬,杯沿轻轻碰了碰冯导的酒杯:“冯导您过奖了,您就是我的贵人,要不是您拉我一把,我现在可能还在横店演尸体呢?
这份恩情,红星永远铭记,至于这场戏,我就是带入进去,想了想一个半懂知识分子做抢劫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说得好!” 冯导眼睛一亮,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就是这个代入!好演员演情绪,不是把情绪堆在脸上,是自己就是角色,让观众自己品 —— 你这小子,有悟性。”
王楷在一旁笑着补充:“我就说他行吧!当初拍《伪装者》,他演明台,有场戏是明台知道自己是卧底后,表面装没事,眼神里却全是慌,导演当时就说这孩子会藏情绪。”
葛由老师摇着扇子,慢悠悠地说:“有悟性还肯努力,这才是难得。现在不少年轻演员,有了点名气就飘了,哪还肯琢磨这些细节。”
刘德滑也点头:“是啊,上次我跟一个流量演员搭戏,他连台词都记不住,全靠提词器,更别说琢磨角色了 —— 红星这股劲儿,真该让他们学学。”
冯导听着,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拿起酒瓶,给李红星的茶杯里倒了点黄酒:“别光喝茶,喝点酒,暖暖身子。我跟你说,我后面有个新片子,筹备三年了,剧本磨了八遍,里面有个角色,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
“新片子?” 王楷第一个坐直了身子,眼里满是惊讶 —— 冯晓纲的新片,意味着顶级制作、顶级剧本,还有大概率的票房黑马,谁能拿到角色,相当于拿到了电影圈的 “入场金牌”。
葛由和刘德滑也停下了筷子,显然对这个消息充满兴趣,连一直忙着添菜的老板都停下了手,竖着耳朵听。
冯导的眼神沉了下来,语气也变得郑重:“是部战争片,讲抗美援朝的。主角团里有个大学生,是个愣头青,满脑子理想主义,觉得自己有文化就能改变一切,还跟战友吹我能教你们读书写字。
结果上了战场,见了血,见了战友牺牲,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他从一开始的怕血、怕死人,到后来能扛起枪保护战友,这个成长弧光特别完整。”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点了点李红星:“这角色难就难在,既要演出大学生的清高和理想主义,不能太俗;又要演出他在战场上的成长,不能太假。
之前试了几个演员,要么演得太文弱,像个书呆子;要么演得太硬汉,没了大学生的味儿。我看你身上有那股劲儿 ,干净,却又藏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跟他很像。”
包厢里瞬间安静了,连掉根针都能听见。王楷激动得差点打翻酒杯,手忙脚乱地扶稳杯子,用口型对李红星说 “抓住机会”;
葛由老师摇着扇子的手停了下来,眼里满是羡慕,嘴里念叨着 “好角色啊,好角色”;
刘德滑也笑着点头,拍了拍李红星的胳膊:“恭喜啊,红星,这角色跟你太配了!”
李红星彻底懵了。抗美援朝、冯晓纲、成长弧光…… 这些词像炸弹一样在他脑子里炸开,他张了张嘴,想说 “谢谢您”,却发现喉咙发紧,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得到这样的机会 —— 这可是多少演员挤破头都得不到的资源,是能让演员 “一步登天” 的好角色。
“怎么?看不上我这片子?” 冯导见他没反应,故意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调侃,手里还把玩着酒杯,眼神却紧紧盯着他,像是在考验他。
“不是!绝对不是!” 李红星猛地站起来,椅子被带得向后滑了半步,发出刺耳的声响。他双手捧着茶杯,对着冯导,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冯导,谢谢您!谢谢您肯给我这个机会!
我…… 我从小就喜欢看抗美援朝的电影,特别敬佩那些志愿军战士,能演这个角色,是我的荣幸!我一定好好演,提前去体验军营生活,跟老兵聊天,绝对不辜负您的信任!”
“行了行了,” 冯导笑着摆手,语气却依旧严肃,“我丑话说在前头,这只是口头邀约。角色我给你留着,但你要是因为有点名气就飘了,拍戏不认真,或者耍大牌,我随时换人,我这儿最不缺的就是演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