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的历史文献区,总是弥漫着一股独特的、令人心神宁静的气息。
旧纸张的微霉、油墨的淡香,混合着阳光透过高大玻璃窗,洒落在古朴木质书架上的温暖味道,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历史感的画卷。
李红星背着他那只洗得发白的双肩包,第三次在这片书架迷宫中穿梭,他的目光如同猎鹰般锐利,死死地锁定在顶层那本蓝色封皮的书籍上——《明代宦官制度考》。
这本由赵教授特别推荐的书,在浩瀚的史料中显得格外冷门,却又是李红星深入理解“冯保”这个角色的关键。
他足足找了两天,才终于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它的踪迹。
然而,书架的高度,却成了他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他踮起脚尖,指尖勉强能够触碰到书脊,却怎么也无法将那本厚重的书籍取下。
他尝试着跳跃,指尖擦过书页,带起一层细微的灰尘,书本却纹丝不动,仿佛在嘲笑他的无力。
就在他气喘吁吁,有些沮丧的时候,一个沉稳而富有磁性的声音,突然在他身后响起,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小伙子,够不着吧?我来帮你。”
李红星吓了一跳,猛地转身,差点撞翻了旁边那架老旧的金属书梯。
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男人。
他穿着一件深色的夹克,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中透着一股沉淀下来的智慧与从容。
正是那位在《大明王朝1566》中饰演海瑞的黄志忠老师。
他手里还拿着一本摊开的《明实录》,书页上夹着好几张显眼的黄色便签,显然也是一位沉浸在历史海洋中的道友。
“黄…… 黄老师?” 李红星感到很惊喜,这北京城可不是一般的大,结果居然在这里就能够遇到一个熟人,实在是不容易,“您怎么也在这儿?”
黄志忠笑了,露出一口整齐的牙,他走到书架前,拿出一个折叠的夹子,右手轻松勾住书脊,轻轻一拉,那本厚重的《明代宦官制度考》就落在了他手里。
他掸了掸封面上的灰,递给李红星:“怎么?图书馆还分人进?我不拍戏的时候,最爱来这儿待着 —— 比在剧组听人聊八卦舒坦多了。”
看着黄老师手中的夹子,李红星还有点愣神,装备这么齐全的吗?连这种东西都自己带着?
看到李红星看着自己的夹子发呆,黄志忠把手中的夹子挥了挥说:“我可是这里的老人了,特别喜欢呆在这地方,但确实有些书不好来,我就买了这个,别说,并夕夕上人才还真多,这种东西都有卖的”。
“您这不错啊,能发我个链接不?”李红星问道。
“哈哈,没问题啊”黄志忠很是开心的笑了,感觉自己这个夹子给自己张脸了,自己确实眼光不错,选了个好东西,随手就拿出手机,才发现,没有李红星的微信。
李红星也是利落的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名片二维码,道:“黄老师,您扫我就行,我以后还想和你多多请教呢?”
看着熟练的动作和眼前的微信二维码,黄志忠也是愣了下,然后一边扫描加好友,一边大气的笑道:“你小子,感觉不是真想要我的夹子,是想随时来麻烦我吧”。
李红星也是有点脸色微红,不好意思的强说道:“黄老师,夹子是真的好,确实想要!”
“无所谓了,你小子很不错,我很喜欢”,加完好友,黄志忠顺手把链接发给李红星,然后把书放到李红星手上。
李红星双手接过书,指尖触碰到书页的瞬间,心脏依然在砰砰直跳。
他低头看着书脊上那烫金的书名,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昨天围读会上,黄志忠老师念诵海瑞奏疏时的情景——声音铿锵有力,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仿佛要将一切不公焚烧殆尽。
然而此刻,站在图书馆里的他,却温和得像一位普通的历史爱好者,丝毫没有舞台上的那种凌厉气势。
“您也喜欢研究明代历史?”李红星忍不住好奇地问,手指轻轻摩挲着书的封皮,感受着那份历史的厚重。
“谈不上研究,就是喜欢琢磨。”黄志忠老师将手里的《明实录》翻到夹着便签的一页,递给李红星看,眼中闪烁着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你看这段,海瑞在淳安当知县时,给胡宗宪的儿子送礼,就送了两斤茶叶——这细节特别有意思,既体现他的刚直不阿,又藏着他的变通与智慧,不是那种愣头青似的硬抗,而是懂得在规则之内寻找突破口。”
李红星凑过去仔细看,书页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黄志忠老师的批注。红笔写着刚而不迂,蓝笔则标注着此处需演出处境感。
这些批注,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解读,更是对角色表演的深刻思考。
李红星的心中猛地一动,他突然想起自己对冯保的理解,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黄老师,我觉得冯保也有这种藏的东西。很多人觉得他奸诈、狠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