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号的动力舱内,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星晶粉末混合的刺鼻气味。新型聚变核心被稳稳固定在原核心的安装基座上,银紫色的外壳与 “老兵” 号斑驳的灰色装甲形成鲜明对比,像一颗强行植入旧躯体的 “新心脏”。核心与战舰系统的连接线上,红色警示灯正不规则闪烁,屏幕上的能量传输曲线扭曲如乱麻 —— 这是团队尝试整合的第三个小时,也是第 17 次出现兼容性警报。
“电压差超过安全阈值!主推进器的能源接口拒绝接收新核心的输出信号!” 凯的声音带着疲惫,手指在控制台上来回切换参数,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布满油污的操作面板上。新核心的输出电压稳定在 380V,而 “老兵” 号主推进器的额定输入电压仅为 220V,虽然加装了电压转换器,但推进器的老旧电路仍像 “排斥异体” 般,不断触发过载保护。
老周趴在推进器的能源接口旁,用万用表测量着每一根导线的电阻值,眉头紧锁:“‘老兵’号的电路已经使用了 15 年,绝缘层老化严重,部分导线的电阻值比标准值高 30%,根本无法承受新核心的高功率输出。就算强行压制电压,长时间运行也会导致导线过热烧毁,甚至引发短路爆炸。”
这是整合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科技代差冲突”。新型聚变核心基于艾塔尼灵能科技与人类聚变理论融合研发,采用的是 “灵能 - 电能双输出” 模式;而 “老兵” 号的系统完全基于旧时代人类机械科技,只能接收单一电能信号,两者就像 “用智能手机充电器给老式收音机供电”,不仅接口不匹配,能量传输逻辑也截然不同。
“先试试断开灵能输出,只保留电能传输。” 雷诺提出折中方案,“星璃,你能不能暂时屏蔽核心的灵能信号,让它像普通聚变核心一样工作?我们先解决电能兼容性问题,再考虑灵能系统的整合。”
星璃点点头,额间的晶体泛着微弱的紫光,灵能缓缓注入核心的灵能屏蔽模块。随着灵能信号逐渐减弱,控制台屏幕上的能量波动曲线稍稍平稳,推进器的过载保护警报暂时停止。但仅仅过了 5 分钟,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
“冷却系统出现异常!新核心的冷却需求是‘老兵’号原系统的 3 倍,现有冷却管道流量不足,核心温度正在快速上升!” 小林的声音带着紧张,她指着温度监测仪,屏幕上的数值从 65℃飙升至 90℃,红色警报灯开始疯狂闪烁。
“老兵” 号的冷却系统采用的是 “循环水冷” 模式,管道直径仅 5 厘米,而新核心需要的 “灵能辅助水冷” 系统至少需要 10 厘米直径的管道才能满足流量需求。之前为了快速整合,团队只是在原有管道上加装了分流阀,试图通过 “分路供水” 提升流量,但老旧管道的淤塞和狭窄,让冷却效果大打折扣。
“关闭核心 30% 的输出功率!启动应急冷却风扇!” 雷诺当机立断,莉娜立刻冲向动力舱角落的应急设备,手动启动了四台备用风扇。冷风顺着管道吹向核心,温度上升的趋势终于放缓,但监测仪上的 “能量输出效率” 数值也随之下降到 60%,新核心的性能被牢牢限制在 “老兵” 号的老旧系统框架内,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威力。
“这样不行!” 凯猛地一拍控制台,语气带着不甘,“我们花费 47 天研发新核心,不是为了让它‘降维适配’老旧系统的!如果只能发挥 60% 的性能,那还不如继续使用原核心,整合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星璃沉默着,灵能像细密的探针,同时覆盖新核心与 “老兵” 号的能源系统。她能清晰 “看到” 能量在两者之间的流动轨迹 —— 新核心输出的能量像 “湍急的河流”,而 “老兵” 号的系统像 “狭窄的河道”,河流冲击河道的每一处转弯,都引发剧烈的能量波动。突然,她的身体微微一颤,灵能感知到主配电舱传来异常的能量共振:“不好!主配电盘出现能量堆积!可能是电压转换器的滤波模块失效,导致杂波电流涌入配电系统!”
话音未落,动力舱外传来一声巨响,整个战舰剧烈摇晃,控制台屏幕瞬间黑屏,只有应急灯亮起微弱的红光。“主配电舱爆炸!浓烟正在扩散!” 莉娜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急促的喘息,“我们需要立刻撤离动力舱,关闭新核心的能源供应!”
团队成员们立刻行动起来 —— 凯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切断新核心的能源输入;老周和小林合力关闭冷却系统的总阀门,防止漏水引发二次事故;雷诺和星璃则在前方带路,引导众人沿着应急通道撤离。当最后一个人走出动力舱时,浓烟已经从舱门缝隙中涌出,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塑料味,令人窒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