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的灯火,映照着扶苏紧锁的眉头。他面前摊开的,是来自三川、颍川等郡关于郡试筹备的奏报。密密麻麻的竹简堆积如山,每一卷都沉重异常,搬运、查阅、批注,无不耗费巨大的人力与时间。一名侍者不慎,被垒起的简牍绊倒,哗啦一声,散落的竹简滚了满地,如同帝国政务处理中那难以言喻的滞涩与笨重。
扶苏的目光落在自己批阅奏章后染墨的手指,又扫过殿角堆积如小山的待处理简牍,最终停在刚刚由陈平呈上的、关于郡试报名人数激增的密报上。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过来,他对现在的书写、记录的方式着实很不适应。而且他也明白,这个时代的竹简、绢帛以及那昂贵的少得可怜的像纸一样的东西,这些是制约他启迪民智的最大阻碍!
“逾千之数……”扶苏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疲惫,“陈平,你可知,这每一名学子赴郡试、乃至日后赴咸阳省试,需携带多少书简?答题之时,又要耗费多少竹片?更遑论日后为官,每日往来公文,堆积如山!此乃何等靡费?何等不便?”
陈平垂首,深有同感:“陛下明鉴。竹简沉重,书写繁难,抄录不易,传播更艰。昔日诸子百家着书立说,动辄汗牛充栋,非富庶之家、权势之门,难窥其奥。此物,实乃禁锢思想、迟滞政令之枷锁。”
“枷锁?”扶苏眼中精光一闪,猛地站起身,“朕要打碎这副枷锁!”他走到殿中悬挂的巨大帛图旁,手指重重划过帝国疆域,“新政如火如荼,科举广开贤路,学院培育栋梁,然若思想之传播、政令之通达、学问之传承,皆困于这笨重竹简,则一切宏图,皆如沙上筑塔!朕需要一种新的载体!轻便、廉价、易于书写、便于携带、利于传播!”
他霍然转身,目光如电射向侍立一旁的工部尚书,“程邈!”
“臣在!”程邈心头一凛,连忙出列。
“朕命你工部,即刻成立‘文墨革新署’!署内专设两坊!”扶苏的语速快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其一,‘纸坊’!专司研制取代竹简之新物!朕观丝帛轻薄,然价昂不可普及;树皮、破布、麻头、渔网,乃至竹木草料,其中皆有可用之纤维!尔等需广开思路,不拘一格,反复尝试!将此等物料捣碎成浆,以水调和,再以细密网筛滤水成形,晾晒干燥!朕要的,是一种质地均匀、表面平滑、能承墨迹、不易洇染、造价低廉之物!此物,朕称之为‘纸’!”
“纸?”程邈及殿内群臣皆是一怔,这名字闻所未闻。
“其二,‘笔坊’!”扶苏不等众人反应,继续下令,“竹简用刀笔,帛书用毛笔,皆有其弊!刀笔刻字费力费时,毛笔造价不菲且需时常蘸墨!朕要一种新的书写工具!造价低廉,书写便捷,无需频繁蘸墨,孩童黔首皆可轻易掌握!”
他拿起案上一块用来压简牍的黑色石墨,又掂起一块用来压纸的粘土:“以此二者为基!寻找一种粘性适中、易于塑形之物,与这石墨粉末充分混合,制成细长坚硬的笔芯!再以外壳包裹,仅留笔芯尖端露出!握之外壳,以笔芯直接在‘纸’上划写,即可留下清晰墨痕!外壳可用木片粘合,亦或竹管套入,务必坚固耐用!此物,朕称之为‘铅笔’!”
铅笔!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名字!程邈只觉得头皮发麻,皇帝陛下所思所想,已完全超出他的认知范畴。捣碎树皮渔网成浆造“纸”?混合石墨粘土做“笔芯”?这简直如同天方夜谭!然而,看着扶苏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感受着话语中蕴含的、足以改变文明进程的磅礴力量,程邈心中那点疑虑瞬间被巨大的使命感压过。
“臣……领旨!”程邈声音带着颤抖,却异常坚定,“臣即刻遴选工部巧匠,调拨物料,日夜不休,全力研制!只是……”他迟疑了一下,“此二物闻所未闻,无有先例,恐需时日反复试错……”
“朕知道这很难!”扶苏断然道,“然时不我待!郡试在即,省试亦不远!朕要你们工部,集中所有力量,优先保障此二物研发!所需钱粮物料,尽数拨给!人手不足,可征调咸阳及周边郡县所有能工巧匠!朕给你三个月!三个月内,朕要看到能用于书写的‘纸’和‘铅笔’雏形!若能成功用于省试,工部‘文墨革新署’上下,朕不吝封赏!若误了省试……”扶苏目光一寒,“提头来见!”
“诺!臣程邈,以项上人头作保,必竭尽全力!”程邈额头冷汗涔涔,却不敢有丝毫犹豫,重重叩首领命。一场关乎文明载体的无声革命,在帝王的强令下,于工部最隐秘的作坊内,带着巨大的压力与希冀,悄然拉开了序幕。
扶苏明白,其实很多东西的研制在于思想的禁锢,一旦有了正确的指引,技术的革新便打开了将其束缚的镣铐,更何况在这个尚且百家争鸣的时代,思想的碰撞,技艺的革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如果有他的指引和整个大秦的支持,未尝不能触发一场属于大秦的科技爆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朕的大秦!万邦臣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