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古寺残影
宁瑜与阿翎行至河西走廊,风沙渐起,为避一场黑沙暴,躲入一座半掩于黄沙之中的废弃古寺。寺名“丹青”,据残碑记载,乃前朝一位笃信佛教的画家所建,以其壁上精美绝伦的佛教壁画闻名。
古寺大半已被流沙吞噬,仅余主殿尚存轮廓。殿内昏暗,积尘厚积,蛛网密布。然而,当二人踏入殿门的瞬间,却仿佛穿越了时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古老的矿物颜料与檀香混合的气息,四周墙壁之上,那些本应斑驳剥落的壁画,竟在昏暗的光线下,隐隐流转着微弱的光华!
壁画内容乃是佛教经变故事,有飞天婀娜,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场景宏大,人物栩栩如生。虽色彩不再鲜艳,但笔力遒劲,线条流畅,尤其是人物眼神,仿佛蕴含着某种灵性,欲破壁而出。
“画中有灵,非是残念,乃画师心血与信仰所凝,历经岁月而不散。”阿翎指尖轻触冰冷的壁面,气纹微动,感知到那壁画中蕴含的、纯净而坚韧的精神力量。
宁瑜颔首,目光扫过壁画,最终停留在西壁一幅《降魔变》上。画中描绘佛祖于菩提树下证道,天魔率众来袭,魔女妖娆诱惑,魔军狰狞可怖,而佛祖宝相庄严,岿然不动。与其他壁画不同,这幅《降魔变》的色彩似乎更为沉郁,那魔众的形象也格外逼真,尤其是那双首四臂的天魔主,其眼神中竟透出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能吸摄心神的邪异魅力。
更让宁瑜在意的是,他隐隐感觉到,这幅壁画似乎与整个古寺残存的灵性,有着某种微妙的对抗。仿佛画师在创作此画时,倾注了过多的精神与对抗心魔的意志,使得这幅画本身,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蕴含着“正”与“邪”交锋的灵性场。
就在二人凝神观画之际,殿外风沙之声骤然加剧,如同万鬼哭嚎。一股阴冷邪异的气息,毫无征兆地弥漫开来,渗透进古寺。
那西壁《降魔变》上的天魔主画像,其眼眸之中,竟骤然亮起两点微不可查的、猩红色的光芒!整幅壁画仿佛活了过来,魔众嘶吼,魔女翩跹,一股强大的、诱惑与恐惧交织的精神力量,如同潮水般向宁瑜与阿翎涌来!
四周景象开始扭曲、变幻!庄严的佛殿化作了无间地狱,烈焰焚身,恶鬼噬咬,无数诱惑的低语在耳边响起,勾起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望与恐惧。这是画中天魔之意,借助外来的邪气,显化出的精神幻境!
“紧守心神!”宁瑜低喝一声,周身清光大盛,如同中流砥柱,将那侵袭而来的幻象与魔音隔绝在外。他深知,这并非实体攻击,而是直接针对心神的考验。若心神失守,便会被画中天魔之意侵蚀,轻则神魂受损,重则沦为只知欲望与恐惧的行尸走肉。
阿翎亦显化灵鹤虚影,清越的鹤唳带着安定祥和之力,音波扩散,试图驱散那污浊的精神污染。然而,那画中天魔之意极为顽固,又与外界邪气勾结,竟隐隐有压制灵鹤清辉之势。
幻境愈发逼真。宁瑜眼前出现了师门长辈失望的面容,出现了阿翎重伤倒地的惨状,出现了无数金银财宝、神功秘籍的诱惑……种种幻象,直指本心破绽。
而阿翎则看到了宁瑜道心破碎、堕入魔道的景象,看到了灵鹤折翼、清辉泯灭的恐惧……
两人皆是以大毅力坚守道心,不为所动。但那画中天魔之意,仿佛无穷无尽,不断变换着方式侵蚀。
宁瑜心知,被动防御绝非长久之计。这画中天魔之意,其根源在于画师创作时倾注的、与心魔对抗的强烈意志,以及后来沾染的邪气。必须从其根源入手,或净化邪气,或化解那对抗的执念。
他尝试将神念探入壁画,沟通那可能残存的画师意志。然而,神念甫一接触壁画,便如同陷入泥沼,被无数混乱、暴戾、诱惑的意念所包围,那是天魔之意与画师对抗意志混杂的产物,难以分辨。
就在宁瑜感到棘手之际,他肩头的纸鹤,翩然飞起。它并未散发强光,也未攻击那壁画,而是如同一个最专注的鉴赏者,轻盈地落在《降魔变》壁画前,那双由灵犀之力点化的眼眸,静静地“看”着画中那宝相庄严的佛祖,以及那狰狞邪异的天魔。
灵犀珠,沟通万灵,洞察真意!
刹那间,宁瑜与阿翎的心神,仿佛与纸鹤连接,透过它的“目光”,他们“看”到的,不再是表面的色彩与线条,而是画作深处流淌的“意”!
他们看到了千年前,那位虔诚的画师,于这大漠孤寺之中,青灯古佛,耗尽心血,描绘着他心中的佛国与魔境。他画飞天,心怀对美好的向往;画菩萨,蕴含对慈悲的领悟;画金刚,寄托对力量的敬畏。而在画这《降魔变》时,他并非简单地描绘故事,而是将自身修行途中,与内心贪嗔痴慢疑等诸般心魔抗争的经历、感悟与意志,尽数倾注于笔端!
那佛祖的庄严,是他理想中圆满的道心;而那天魔的邪异,正是他内心种种魔念的具象化!这幅画,是他与自己的战争,是他以画笔为武器,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修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zjsw.org)民间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