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页从档案库废墟中抢救出来的残破记录,如同一个无声的惊雷,在李致贤的书房内炸响,余波久久不能平息。“夜半,张公密入,良久方出,神色凝重。”——这寥寥十数字,像一把生锈的钥匙,插入了他心中那把关于玉佩、关于茂儿爷、关于太子旧案的沉重巨锁,虽然尚未能完全开启,却已让锁芯发出了令人心悸的松动声。
张世荣!果然是他!在太子被废前夕那个敏感无比的夜晚,他秘密潜入东宫,与太子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谈话内容无人知晓,但记录者特意记下其“神色凝重”,这本身就充满了不祥的暗示。张世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劝诫者?是警告者?还是…构陷的参与者?
李致贤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如果张世荣与太子被废案有染,那么他如今位极人臣的地位,其根基是否建立在某种不为人知的阴谋与背叛之上?而他如此忌惮第二鸿玉佩案被深挖,是否正是因为这枚象征着“嫡系血脉”的前朝信物,可能触及他内心深处最恐惧、最想掩盖的秘密?
不能再等了。官方调阅太子案卷宗的道路已被张世荣无形的手死死堵住,甚至引起了对方的警觉。他必须另辟蹊径,而眼下最直接、也可能是最危险的突破口,就在第二鸿身上!这枚玉佩的保管者,这个声称玉佩是“祖传”、却对其真正来历讳莫如深、恐惧到几近崩溃的“第二大善人”,他一定知道更多内情!甚至,他可能与太子旧案,与张世荣,都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
与其在故纸堆中大海捞针,不如直捣黄龙,从第二鸿这里打开缺口。而常规的问询显然已无用处,第二鸿在惊惧之下,绝不会吐露实情。那么,只剩下一个办法——夜探第二鸿府邸!
这不是为了查找茂儿爷盗窃的线索,那些现场早已被官府和第二鸿自己反复查验过,难有收获。李致贤的目标,是第二鸿本身,是他隐藏在“大善人”面具下的秘密,是他的书房、密室、以及那些可能存在的、与玉佩来历、与张世荣、甚至与太子相关的私密文书和信物!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第二鸿府邸守卫森严,自己身为朝廷命官,知法犯法,夜闯民宅,一旦暴露,不仅仕途尽毁,更可能被张世荣抓住把柄,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强烈的直觉和已掌握的线索,都驱使着他必须冒这个险。
他精心策划着这次行动。首先,他需要绝对可靠的帮手。衙门里的人鱼龙混杂,他不敢轻信。他想到了自己从静水县带来的两名亲随,李武和王忠,此二人跟随他多年,忠心耿耿,身手也不错。他将计划暗中告知二人,二人虽知风险巨大,但仍毫不犹豫地表示愿誓死追随。
其次,是时机和路线。他利用职权,以加强京城宵禁巡逻为名,调看了第二鸿府邸周边的巡更路线和时间,找到了一个守卫相对薄弱的空档期。又通过马庸等人旁敲侧击地打听,大致了解了第二鸿府内的布局,特别是其书房和卧室所在院落的情况。
行动之夜,月黑风高,浓云遮住了星月,正是夜行者最好的掩护。将近子时,京城陷入沉睡,只有更夫悠长的梆子声在寂静的街巷中回荡。李致贤换上一身紧身的黑色夜行衣,用黑巾蒙面,与同样装扮的李武、王忠在约定地点汇合。
“大人,一切准备就绪。”李武低声道,眼神在黑暗中闪着锐利的光。
“记住,我们的目标是探查,尤其是第二鸿的书房,寻找密格、暗室或可疑文书。非到万不得已,绝不与人冲突,一旦被发现,立刻撤离,以保全自身为要。”李致贤最后一次叮嘱。
“明白!”
三人如同鬼魅般,借着建筑物的阴影,悄无声息地潜行至第二鸿府邸的后墙外。府邸高墙耸立,但难不住早有准备的他们。李武取出飞虎爪,熟练地抛上墙头,扣紧后,三人依次敏捷地攀爬而上,伏在墙头,仔细观察府内情况。
府内大部分区域都已熄灯,只有少数几点灯火,应是巡夜护院的值守之处。根据之前打听的布局,第二鸿的书房位于府邸中轴线上的第三进院落,环境清幽,独立成院。
三人小心翼翼地下墙,落地无声,按照预定的路线,避开几队例行巡逻的护院,穿过抄手游廊,绕过假山池塘,终于来到了第二鸿书房所在的院落外。
院落门紧闭,但并未上锁。李致贤轻轻推开一条缝隙,侧身闪入,李武、王忠紧随其后,随即掩上门。院内寂静无人,只有书房窗户透出微弱的、长明灯似的昏黄光线。
书房的门锁是常见的铜锁,对于王忠这等擅长此道的人来说,形同虚设。他取出几根细小的铁签,在锁孔内拨弄了几下,只听极轻微的一声“咔哒”,锁便开了。
李致贤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书房内陈设典雅,书香扑鼻,靠墙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各种典籍,中间是宽大的紫檀木书案,文房四宝俱全,墙上挂着几幅字画,看起来与寻常富贵人家的书房并无二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衣盗请大家收藏:(m.zjsw.org)白衣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