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位年纪稍轻、约莫三十五六岁的男子,低着头,迈着细碎的步子快步入内。他身着色调更为雅致的茶褐色肩衣袴,身形消瘦,面容白净,眉目间透着几分属于奥向役人特有的谨慎与柔媚。一进门,他便远远地便跪伏下去,姿态放得极低,声音也带着一股恰到好处的惶恐与讨好:
“小人速水守久,拜见羽柴中纳言殿下!冒昧打扰殿下用餐,罪该万死!万望殿下恕罪!”
此人正是淀殿身边的近侍,大野治长死后,他在淀殿面前更为得势。他的做派,与方才片桐且元那不卑不亢的“外臣”姿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赖陆目光淡然地扫过伏在地板上的速水守久,并未立刻让他起身,只是不紧不慢地问道:“守久,你不在大阪城内好生侍奉御母堂与少君,此刻跑来我这淀城,所为何事啊?”
速水守久听到赖陆的问话,头垂得更低,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忧戚:“回禀中纳言殿下,御母堂(淀殿)殿下玉体……唉,说来甚是堪忧。近日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时常垂泪到天明,口中只反复念叨……念叨……”他似有难言之隐,偷偷抬眼觑了下赖陆的脸色,才继续道:“只说……‘太阁殿下尸骨未寒,何以两位公子便至兄弟阋墙之境?’每每思及此,便觉心力交瘁,痛彻心扉啊!”
他这番话,看似诉苦,实则是用“兄弟阋墙”这顶大帽子,和淀殿的“悲痛”来向赖陆施压,暗指他挑起纷争,不念手足之情。
端坐上位的赖陆闻言,脸上瞬间浮现出一种极为逼真的、混合着惊愕与无辜的神情。他那双漂亮的桃花眼微微睁大,长睫轻颤,甚至下意识地稍稍挺直了原本有些慵懒靠着的脊背,仿佛听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消息。
“什么?兄弟阋墙?”赖陆的声音里充满了恰到好处的诧异,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真诚(至少看起来是如此)地看向速水守久,“守久,此话从何说起?此乃天大误会啊!”
他轻轻摆了摆手,语气变得推心置腹,仿佛面对的是一个可以交心的老友:“我此番上洛,初衷再简单不过!其一,乃是谒见天皇陛下,禀明关东局势已定,请陛下安心。其二……”他压低了声音,做出推心置腹状,“守久,你久在御前,当知陛下之忧。去岁伏见城之变,西军诸将擅杀内府(德川家康),几近逼宫,致使京都震动,陛下圣心至今难安,深恐应仁之乱旧事重演,天下再陷兵燹!”
他叹了口气,表情沉重而恳切:“我身为太阁之子,受国恩深重,岂能坐视京畿再生乱象?此番陈兵,绝非为逼迫我弟秀赖,实是为震慑四方不轨之徒,护卫京畿安宁,以解陛下之忧!此心此意,天地可鉴!我屡次通过片桐且元大人向大阪转达此意,怎会……怎会传出‘兄弟阋墙’这等荒谬之言?”
他这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忧国忧君、不得已而陈兵的忠臣孝子形象,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局势”和“陛下的担忧”,彻底撇清了自己对大阪的敌意。
速水守久跪在下面,听着赖陆这番滴水不漏的辩解,心中却是冷笑连连,根本半个字都不信。他抬起头,脸上那点伪装的恭顺也淡去了几分,语气变得强硬起来:“殿下何必虚言搪塞!京畿安危?护卫陛下?如今兵临城下,粮道断绝的是大阪!御母堂与少君日夜惊惶亦是事实!殿下若真有和解之心,便请立刻下令退兵,至少撤回摄津、和泉之军!届时,御母堂必奏请少君,以五大老笔头之高位酬谢殿下忠义!若不然……”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豁出去的厉色:“……就休怪大阪城内十万军民,拼个鱼死网破了!届时玉石俱焚,殿下纵然得了天下,又岂能免于逼死母弟的千秋骂名?!”
这已是近乎赤裸裸的威胁了。
面对速水守久图穷匕见的威胁,赖陆非但没有动怒,反而露出一种混合着无奈与惋惜的神情,他轻轻“哎呀”一声,仿佛对方误解了他的一片好心。
“守久啊守久,你怎如此急躁?”赖陆摇了摇头,语气甚至带着几分长辈对晚辈的劝导意味,“我说了,此乃误会。你既不信我言,何不先回大阪城去,仔细问问方才离去不久的片桐且元大人?问问他,我是否一再申明,此来只为靖难,绝无他意?或许……是片桐大人传达有误,或是你等听闻有差,才生出这许多不必要的猜忌。”
他挥了挥手,意兴阑珊地靠回凭几上,端起了那杯早已微凉的茶,淡淡道:“退兵之事,关乎朝廷体统、天下安危,岂是儿戏?容后再议吧。你若不信,自去问个明白便是。”
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将“皮球”一脚踢回给了刚刚离开的片桐且元和大阪内部,暗示是你们自己人沟通不畅或别有用心,才导致误会加深。
速水守久被赖陆这番“推卸责任”外加“送客”的态度彻底噎住,脸色一阵青白。他心知再谈下去也已无益,赖陆根本不会做任何实质性让步。一股无名火起,他猛地站起身,也顾不上维持那卑微的礼仪了,用带着明显不满和倨傲的语气,硬邦邦地甩下一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